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春前腊尾。问谁会开解,幽人心里。映竹精神,凌风标致,姑射昔闻今是。试妆竞看吹面,寄驿胜传缄纸。
三月更当三十日,留春不住春归。问春还有再来时。腊前梅蕊破,相见未为迟。不似人生无定据,匆匆聚散难期。水遥山远谩相思。情知难舍弃,何似莫分飞。
腊后春前别一般。梅花枯淡水仙寒。翠云裘著紫霞冠。仙品只今推第一,清香元不是人间。为君更试小龙团。
以自见云雨趁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
南州春又到。向腊尽冬残,冰姑先报。芳心爱春早。露生香馥馥,靓妆皎皎。
梅喜先春,雁惊未腊。于门瑞气浮周匝。正当月应上弦时,长庚梦与良辰合。螺水恩浓。旴江德洽。寿杯劝处燃红蜡。明年此际祝遐龄,贺宾一一趋东阁。
腊余时候,天意收寒早。梅信动,春先到。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一念到人间,依约瑶池道。心好在,慈为宝。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
九日东篱已泛觞。陇头犹待返魂香。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迎腊雪,傲晴霜。西湖风韵接柴桑。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一阳不受群阴壅。残历行间冬破仲。云低吹白腊寒浓,梅小绽红春意重。湖山千里勤飞控。淑气冲融披水冻。笑携雨露洒民心,暗聚精神交帝梦。
意赋之可也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侧按《稼轩词》。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
雪消霜入小溪舟。试浮游。上山头。薄薄寒烟,依旧未全收。
一涧水南山,腊尽春生梅雪。行过小桥深处,带疏钟横月。征衫闲着指东吴,休怕与人别。吟到翠圆枝上,是归来时节。
从心所欲。高蹈祠官惟见独。其寿伊何。古井章泉水不波。腊前梅好。玉洁日光香耐老。才大三千。首首清诗得自编。
归帆征棹,相望于黄芦烟草之际。去来乎桥之左右者,若非人世,极画工之巧所莫能形容。每来维舟,未尝即去,徜徉延伫,意尽然后行。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笛唤春风起。向湖边、腊前折柳,问君何意。孤负梅花立晴昼,一舸凄凉雪底。但小阁、琴棋而已。
怀得银符,卷朝衣归袖,犹惹天香。星移太微几度,飞出西江。吴城驻马,趁鲈肥、腊蚁初尝。红雾底,金门候晓,争如小队春行。
暮云凝冻,耸玉楼、捻断冰髯知几。今岁天公慳破白,未放六E648呈瑞。瘗马发祥,妖麋应祷,终解从人意。腊前三白,瑶光一瞬千里。
落日半亭榭,山影没壶中。苍然欲不可极,迢递未归鸿。锦织家人何在,春寄故人不到,寂寞听疏钟。木末见江去,无雪著渔翁。
朔雪驱将残腊去,东风放出新晴。绣衣瑞彩照岩城。江天收宿霭,湖水动春声。要净狐嗥并鱓舞,未烦鹤怨猿惊。元龙老气正峥嵘。毫端肤寸润,野烧绿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