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山路本无雨,雾滃露点湿。脚滑几欲缩,举步真如絷。剉过万千山,云磴莫计级。更多仙泉甘,潭深绝绠汲。力疲骨节酸,远眺空伫立。旷怀无与言,付与诗收拾。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
地气腾,天雨降。万物生芽,便是天机象。山顶有泉深数丈。索短求他,要觅应难望。少年修,根脚壮。老后铅虚,汞少如何向。视听都休神散荡。本去乾枯,怎得成无上。
我生暇日本无多,为爱名山作此游;凿石悬崖恰容足,攀登绝顶尽开怀;苍茫天壤四望阔,绰约奇峰一眼收;珍重大家健腰脚,终南华岳未全过。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凿破混沌作两间,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觉闻浴鼓声,众散我徐赴。石槽温泉涌,赤脚蹑云雾。振及新笋林,岸帻古松树。脱然得轻安,水因本无悟。
两脚行来铁石竖,相逢去住总随缘。谈空舌本原无语,打破机半不用豢。山槛看云斋鼓后,竹窗听雨夜灯前。客来沦茗煨寒柮,味胜庐峰第一泉。
连城之璧本无瑕,何中生来便撒沙。跛脚阿师知落处,好冤家有恶冤家。
独抱遣经舌本乾,笑呼赤脚碾龙团。但知两腋清风起,未识捧瓯春笋寒。
招山不放海水过,坐与潮汐争咽喉。军门鼓角动地远,不觉送我招山头。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
骨肉乐完聚,贫贱生别离。连年远行役,心死精力疲。世途所履历,半篇《北征》诗。兹行怀倍恶,重与诸子辞。
江南仙山天下无,峰峦屹立龙虎都。赤城嵯峨敞灵区,中天秀色光盘纡。紫极曲密交绮疏,郁萧弥罗玉渠渠。宸严中高天帝居,璇题丹篆双蛟扶。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我昔在东武,吏方谨新书。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余。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
瓶居本近危,甑坠不知完。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忽然返自照,识我本来颜。归路在脚底,殽潼失重关。
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