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母龙衔日天地昏,八纮叆叇生愁云。秦原走鹿无藏处,纷纷争处围成群。四溟波立鲸相吞,薄摇五岳崩山根。鱼暇舞浪狂鳅鯤,龙蛇胆战登鸿门。
爱妾不爱子,为间此何理。弃官更叶更,人情宁可已。永诀泗之党,遗言空在耳。三载无朝昏,孤遐沪如洗。妇人闰从夫,一节誓生死。江乡感残春,肠断晚烟起。回望太华峰,不知几千里。
使轺今夜宿邮亭。邂逅见娉婷。琵琶斜抱生娇媚,悄无人、独倚帏屏。弦内暗传心事,镫前略*幽情。
,视而不问,欢时事之靡宁,哀生民之涂炭,因赋此曲,兼东邑令郭文盾天也多情,巧幻出、天河寒水。多态度、悠悠**,轻黏窗纸。万里岂无祥瑞应,四方已在饥寒里。把溪山、好处纵模糊,须臾耳。
眉山三苏宋儒宗,长公矫矫人中龙。南迁儋耳西赤壁,文章光焰超洪濛。快哉之亭雪初霁,领客登览山川雄。自云平生不解饮,胡乃一举觥船空。
二月春水生,三月春波阔。东风杨柳花,江上鱼吹沫。放船直入云水乡,芦荻努芽如指长。船头濯足歌沧浪,兰杜吹作春风香。
秋风秃林叶,却与鬓生华。十年长短亭里,落日冷边笳。飞雁白雪千里,况是登山临水,无赖客思家。独鹤归何晚,已后满林鸦。
金藏木性木藏金。体难寻。火生*。二物烹煎,庚甲定浮沉。
呜咽洞箫里,皓齿*歌声。同声同气相应,双凤一时鸣。春书沉香火底,凉月碧桃花下,握手共谁听。有酒且勿醉,细倩玉纤倾。
又浮生、平头六十,登楼怅荆楚。出山小草成何事,闲却竹烟松雨。空自许。早摇落江潭,一似琅琊树。
班荆倾盖当时事,回头屡更寒暑。倦翼才还,苍颜易得,零落江陵千树。相逢冷署。且莫讶儒冠,解将人误。
北去南来,凡几度、风沙行李。离又合、新欢旧恨,古今何已。风*俄瞻衡宇外,月明照见寒江底。问朱丝白雪尚依然,知音几。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朽木更堪围。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种花人去花应道。花枝正好人先老。一笑问花枝。花枝得几时。人生行乐耳。今古都如此。急欲醉莓苔。前村酒未来。
对酒当歌,无愁可解,是个道人标格。好风过耳,皓月盈怀,清净水声山色。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尽虚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谁消得。
其盛丽,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近年窃官于朝,久客辇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阕,以道京师两城人物之富,四时节令之华,他日归农,或可资间暇也。至顺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毕,经营南归,属春雪连日,无事出门,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数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谐叶之。明日,笔之於简,虽乏工致,然数岁之中,耳目之所闻见,性情之所感发者,无不隐括概见於斯。
浩歌古调数曲,音韵清壮,座中莫不击节赏叹。予亦效颦,作此侑觞。若曰乐府,则吾岂敢,姑就其协律云耳一年好景君须记。桂子天香飘坠。
东老传家道气浓。榴皮壁上有仙踪。耳孙阴德如何限,都在参苓药笼中。无贵贱,有穷通。
运气吞霞,乘风饮露,须列五云为则。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铅汞相迎,造化炉中,烹就一丸端的。这阴阳、神用虚无,长养浩然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