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苏壁作怪画,石泉操古琴。藤多山木老,僧瘦道根深。白鹄随人饭,青猿抱佛吟。经过恨不数,带雨度遥岑。
风吹黄沙石碛冷,霜苇无声弄寒影。兵尘隔断衡阳云,溪藤卷送潇湘景。芦花雪老菰米秋,芙蓉露下天悠悠。阿奴呼起字不断,写出万斛江南愁。
春山不可画,烟雨近江楼。藤老依松活,泉迂避石流。懒云低渡竹,细草乱沿沟。欲打巴禽去,家居听亦愁。
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况有北郊宜旷望,公余聊此发醯鸡。
潇洒枯藤老屦,行行只复行行。泥路野人屐迹,石桥流水琴声。
乱后交朋星散居,如君那得易亲疏。耐多但有客满座,忙绝不令儿废书。万里山河蓬鬓底,一春风雨杏花初。间身共逊耽诗老,野服枯藤得自如。
月湖先生乐山水,搜奇曾不远千里。那知去郭三牛鸣,浮石岩中晦佳致。神剜鬼劃有许工,工坠地出知几世。平时樵径所不由,一旦屐齿胡为至。
山远平田阔,村深古寺幽。屋头支老树,门面闯双流。归翼碧天暮,寒蝉红叶秋。瘦藤聊倚壁,胜处欲迟留。
六老臞儒十二僧,柴桑醉士肯为朋。葫芦自与葫芦缠,更要閒人缠葛藤。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其字科斗或鸟迹,或篆或籀煤傅漆。未有今人所谓墨,晋发汲冢尚可识。地中间获钟鼎刻,文为之具未为极。
爱僧予尤爱诗僧,千偈万颂传五灯。寒山拾得两奇绝,妙压神秀卢慧能。四明北郭四十里,文溪之名四海称。文溪上人貌古怪,吟坛突兀高千层。
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冠盖二三子,谓我扬先鞭。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篱闯拥稚髻,担观骈旅肩。
讲道未凋零,犹堪续祖灯。谁知青嶂里,自有白头僧。老貌松根石,闲心月下冰。往来车马者。应笑倚枯藤。
官閒访招提,偶作南山游。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
结屋依山住,幽窗与静宜。藤花上疏竹,苔石卧荒篱。挈榼童沽酒,敲门客送计。老惭生计拙,役役又何为。
之子儒林杰,斯文国士称。词章曹植擅,典故叔孙能。秉哲中逾旷,撝谦外匪矜。世家非冠玉,人物是壶冰。
异果乘秋熟,分来道路长。缄封湘箧重,题咏剡藤光。气蓄西河润,山围大谷凉。龙须初引水,马乳晚经霜。
胆医颜母疾,藤疗解亲风。忽不见童子,俄然失老公。
横按拄杖,坐盘陀石。鼻孔辽天,眼晴突出。澹烟笼古树,缺月挂藤萝。分付后禅者,勘破老头陀。
春风轻,春日晴。柳眼青,黄莺鸣。郁郁葱葱生瑞气,世上老人天上星。释迦赞叹,弥勒证明,蟠桃仙果笑中呈。林下衲僧将何酬献,手中千古一枝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