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鹊经心诀在,鸿宝肘方全。为问春痟首,何如夏脅肩。楼居高进月,园涉细疏泉。学得种芝法,疑君今稚川。
窣波影裹诵陀伽,古佛灯笼护绛纱。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忪细舌茶。节物感人还逢解,有儿何用女当家。
玉斧修轮灭玷痕,金精铸魄凝寒清。缀云都去秋心净,囊露新添夜眼明。气接瑶台端可御,地漫银汉定谁倾。何时天竺山前路,细听烟崖坠子声。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虑。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躍惊骀驽。
城南病客食不足,日与天随争把菊。饥肠昨作细泉响,岂识韭齏并豆粥。五州自有定远侯,虎头燕颔飞食肉。门前麴封何足道,酒出兵厨泻春瀑。
轩前无物但长空,孤月忽来东海东。圆满定从何处得,清明许与众人同。怜渠生死未能免,顾我盈亏略己通。夜久客寒要一饮,油然细酌意无穷。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老而精进不倦,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余来高安,以乡人相好,盖余懒而好睡,见之惕然自警,因赠之二小诗云。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照蔀辉辉碧夜光,贫儿那复苦悲凉。得鱼始信筌无用,斲垩终期鼻不伤。我类槁苗犹欠雨,君同修竹饱经霜。诗成病眼昏加涩,欲写还忧细作行。
妙年为学耻迂疏,直欲声光擅八区。已是宦情嗟澹泊,可堪世态较锱铢。不调台鼎行吾道,便翼天兵戮汝孥。出入功名当若此,自馀琐细尽非夫。
萧然僧榻碧云端,细读君诗夜未阑。门外苍松霜雪里,比君佳处让高寒。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余。青衫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我本穷山采薇蕨,偶上丹霄骑日月。云端不着痴仙人,天公虽笑雷公斥。今我在陈粮殆绝,不梦杏浆浇细肋。詹成炊饭似抟沙,牛革荐甘真嚼铁。
兹炉之先,鲸波空际。有国曰韩,以陶以器。奉之函丈,宝烟轻细。此一瓣香,用严报地。
三韩山川悉汉地,其中佛法亦复然。王子义天不思议,剪除须发作佛事。东渡参问三乘法,无为分与最上乘。喜抱方袍入净人,有僧莅敬能摄受。
幽壑乘春摘,芳芽辱见分。莺花妨老眼,香味喜新闻。细石飞轻雪,圆瓯泛乱云。虽无七碗量,清兴重欣欣。
冥冥细雨绿阴齐,湛湛长江客去时。剔起眉毛欣应供,横担楖栗看来期。
雪到梅开恰欲漫,扶藜得得绕湖山。折将冷蕊疏枝去,浸在明窗净几间。一见已堪资琢句,细看还足助怡颜。只愁冰艳相侵逼,映得衰翁鬓愈斑。
翠茎绿荫散高冈,老气峥嵘耐雪霜。不独清虚符有德,紫绷才脱便馨香。
老翁足力北,踉跄如小儿。须杖乃能行,动步忧欹危。发秃生细毛,正似出胎时。忽复长儿齿,辅车两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