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高馆天寒霜露浓,思君深隐翠微重。月华绕树无飞鹊,云飞蟠泥有蛰龙。石鼎赋诗犹脱略,银灯看剑每从容。孤怀展转不成寐,为发城头半夜钟。
绕馆参天万树松,倚栏时见翠重重。一坰晓雾浮天外,半夜秋涛落沈中。莫雨断猿愁羃历,夕阳飞鸟度屏风。采苓欲问长生诀,只恐云迷路不能。
姑蔑城南问烂柯,篮与踏翠晚来过。岩前云拥杉松老,席上棋敲日月多。四序秋光浮澹荡,半空钟韵绕嵯峨。仙人去后余残局,风雨山深长薜萝。
招提深僻好山重,湿翠阴森一径松。夜静鹤归清梦绕,日高僧起碧云封。晴分贝叶翻余照,雨送钟声度远峰。竹舍因逢三昧语,鸟啼花满万缘空。
四十高峰绕法台,峰峰嶙峋玉莲开。岚光拥翠猿啼遍,松盖移阴鹤唳回。贝叶乍翻钟磬暝,金沙犹伏地炉灰。天冠隐处多奇绝,时见弥空花雨来。
一带波光绕翠屏,森森万木拥幽清。小臣已作□□想,愿赋中兴颂圣明。
城中势利如聚蛙,聒聒鼓闹穷两衙。忽闻携樽命真赏,如见地涌金莲花。况兹危亭跨高爽,极目四顾穷天涯。红蕖缭绕几数亩,盛妆翠盖相撑拿。
古宇列双桧,森郁欹檐角。高干若偃盖,低枝罗翠幄。叶硬攒猬毛,子圆如雀壳。盘根虽轮囷,呈才终卓牵。
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干影毵毵。穿云日阅客十数,汲水时闻僧两三。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共丹同龛。烹茶汲取瓯雪,一味清霜齿班颊寒。
水石嵌空山荦确,瘦藤扶上青云幕。平川一望渺无际,东疑嵎夷北朔漠。驾天叠巘输翠浪,奔野细流横雪槊。疏峰点点雁聚沙,密屿喁喁鱼纵壑。
茂林修竹恒苍苍,畦兰畹芷胜幽芳。在葱佳气蔼祯祥,小小一村名古隍。屋西有山名虎耳,东流挹抱长溪水。三峰笔架卓面前,背后驹骊翠屏奇。
华鲸呼客响修廊,杖履来游檐葡堂。窣堵擎天光缭绕,远山排闼翠昂藏。高僧宴坐须古,县尹新题诗句香。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馀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我归自南山,山翠犹在目。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汝从何方来,笑齿粲如玉。探怀出新诗,秀语夺山绿。觉来已茫昧,但记说秋菊。有如彩樵人,入洞听琴筑。归来写遗声,犹胜人间曲。
《南康八境图》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东望七闽,南望五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叹矣。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一径绕山翠,萦纡去似蛇。忽惊溪水急,争看洞门呀。滑磴攀秋蔓,飞桥踏古槎。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