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孤亭水云深,人境自幽绝。七弦罢鸣弹,桐阴初上月。偶酌尊中醪,高卧望云阙。荷露清角巾,松飙濯毛发。寥寥天籁寒,吟咏了未辍。志偕南阜隐,兴藉东山发。同心念离居,中夜思超忽。
请君为我止,听我《相逢行》。相逢恍若昧平生,颜色可疑心事明。但云两人天所成,安能百岁无合并。眼中不觉乡国远,一日携手长安城。
薛五嫁人苦不早,皆知倡家擅技巧。写生乃是第一技,所见无如此卷好。蕙质兰心有深寄,叶叶茎茎吐幽思。其余点缀亦复佳,剡藤数丈披清气。
白头攀望鼎湖弓,犹忆含香侍从同。周咏恩深余《湛露》,虞弦响绝更薰风。伤心遗诏龙沙外,注目宸容豹尾中。六载归朝无寸补,轻车空踏软尘红。
天台万八千丈山,桃花久不流人间。上当牛斗开天关,仙人几度招我穷幽攀。琼台玉阙迥寂寞,石桥且滑空潺湲。曾识高人姓朱者,读书缚屋莲峰下。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余晖。
〔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张茂先神女赋序曰。魏济北从事弦超。嘉平中。
爱之义也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天宝诸王爱名马,千金争致华轩下。当时不独玉花骢,飞电流云绝潇洒。两坊岐薛甯与申,凭陵内厩多清新。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欲遗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着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喟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捻指过三月,又当春夏交。花残蜂课蜜,林茂鸟营巢。芳草生青霭,新篁长绿梢。风骚将断绝,谁有续弦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