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乱念瞩长原。例见望遥{火向}。逶迤似江汉。泛滥若沧溟。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绿萍。远思如可取。近至了无形。热缘热惚逼。渴爱渴心生。
公到层轩雪已残,萧林素节晓相看。山融爱日酥千点,地接顽云缟万端。曾有金樽开兔苑,况无铁甲戍桑乾。清风落纸成佳句,身世浑疑在广寒。
坐我甑釜中,逾月不得脱。劳生亦何聊,喘喘觅少活。驾言往空谷,卧听惊濑{左氵右聒}。遭逢褦襶子,此事又中夺。
村居无广厦,松竹自成阴。长日林中卧,风枝落布衾。时怜野渔唱,复爱幽蝉吟。孤酌还乘兴,临流理素琴。
眉山三苏宋儒宗,长公矫矫人中龙。南迁儋耳西赤壁,文章光焰超洪濛。快哉之亭雪初霁,领客登览山川雄。自云平生不解饮,胡乃一举觥船空。
体挂云衣,身如布素,应为莫厌清贫。道无形象,大悟里头真。憎爱心无有德,俱赞美、归顺良因。洪禧至,闲看法教,松竹每为邻。
湖山青倚东风外,天呈图画岚壁。窦瀑流云,溪源漱玉,人物冰壶同色。清才赋笔。卷千顷秋溟,素□飞入。
江南本是山水国,峡影峨云插空碧。世人爱画不爱真,一幅生绡悬素壁。董生好手毕宏上,意在笔先方落笔。云关岫幌扫层青,月浦烟汀写修白。
休文堂前花满枝,风物四时春更宜。前年三月宴客时,坐上才杰皆能诗。众中独许姑苏客,千里江山贮胸臆。醉来意气为倾倒,写出层层好山色。
吴下王蒙艺且文,吴兴赵公之外孙。黄尘飘荡今白发,典刑远矣风流存。华亭朱芾称善画,每观蒙画必叹诧。谓言妙处逼古人,世俗相传倍增价。
海甯邑屋千山环,幽人更爱山中山。山城已远人烟寒,江君石室深巑屼。闻君十载栖长安,焉能敛翼萦岩峦。卧龙要自南阳蟠,东山不为携红颜。
玉兔爱佳泉,饮泉化为石。规圆立山趾,万古终不息。应厌旧星躔,盈稀多缺夕。自从寄兹踪,表表无晦蚀。光彩虽暂埋,体素得不易。神物岂终潜,早晚照九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