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将军心眼到沧洲,木脱波生一夜秋。想得笔端凫雁足,又添鸂鶒起沙头。
方寸纠纷俗累萦,无端怅触笔花生。人因落魄寻知己,诗写牢愁见性情。洛水梦回千里曲,蜀山登断一钩轻。枕边莫恼鹃声恶,催起刘郎趁早行。
闷闷之暑不可耐,走马来寻灵迹怪。山深树老龙屈蟠,洞阔云寒鼠飞败。崭然角立九关锁,势铄晴空生险隘。流泉奔荡一声雷,倒擘悬崖舞澎湃。
到此令人忆漫郎,笔端妙语发天藏。泉声潄玉生秋思,不减湖中五月凉。
山川形胜雄江东,九华辉映天都峰。传闻早已汤胸臆,恨不插翼长相从。朅来随牒官秋浦,城郭奔驰厌尘土。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闲两作烟霞主。
故人客玄都,结茅临子午。慈亲哺童稚,十口共甘苦。门横百琅玕,永日不受暑。浮名博烟霞,掉臂终不许。
处冲漠之兰闺兮,心絓结而如醉。岁忽忽其将迈兮,花落落而蕊坠。攀长条之要妙兮,睹鸿造之殊异。悲晨风之震木兮,鸟翔集而争媚。
云如车轮风如马,雷鼓砰訇电旗奓。其中踊跃何尔为,无乃蜿蜒作霖者。古来善画此者谁?叶翁所画称最奇。笔端挥洒绝相似,亦有风云雷电随。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望。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
闻君谈西戎,废食忘早晚。王师本不陈,贼垒何足刬。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知君论将口,似我识画眼。
呜呼杜少陵,醉卧春江涨。文章万丈光,不随枯骨葬。平生稷契心,致君尧舜上。时兮弗我与,屹然抱微尚。
何人笔端有许力,卷来一片潇湘碧。摩挲老眼看不真,怪见层波涌虚壁。天庆观中双黑龙,物色虽殊妙处同。能将此水畜彼龙,方知画手有神通。龙兮水兮终会遇,天下苍生待霖雨。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从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书生活计极萧骚,爝火微明似束蒿。犬子地寒徒壁立,元龙身懒谩楼高。笔端未办夸三绝,酒里犹能扫二豪。又向诗坛蕲借一,强磨铅钝齿吹毛。
貂裘尘土忆东周,瓜陇风霜隐故侯。嬾似老鸡频失旦,衰如蠹叶早知秋。壶觞非复平生友,岁月空添客子愁。病起笔端犹健在,未妨挥洒赋登楼。
故人一别两相思,不但平生痛饮师。胸次五三真事业,笔端四六更歌诗。闭门觅句今无已,刻意伤春古牧之。卧雪高人家谱在,春风政著紫兰枝。
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许黄鹂鹦鹉见。若令画史识倾城,写遍人间屏与扇。春光嬾困扶不起,吹残玉笙也慵理。是谁瞥见一梳云,微月影中扫穠李。
谁道古人今不如,龙生龙驹凤凤雏。太冲千载有孙子,笔端真可四三都。向来鹿鸣首送渠,至今银袍双袖乌。会逢玄晏为拈出,殿前作赋声第一。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今日犹迟传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老里苦吟翻作拙,捻须枉断两三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