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思隐今年竹几竿,因人略不报平安。门东叫认真痴绝,但有书来说饱餐。
家乡千里隔千岑,想见飞鸣鹤在阴。留滞又烦已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谩夸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时难何必苦嗟吁,自有山庄只自如。行担应携杏花谱,闭闭堪著竹林书。行观尘外乘风鹤,坐看人閒减水鱼。宇宙平安终有日,却从旧卜大门闾。
别来不作故人收,堪笑痴翁懒有余。世路每於平处险,交情多是密中疎。梅花至老香犹在,竹节虽高心本虚。门对青山无一事,便教草长不须锄。
凤仙绕砌锦斓斑,未著秋霜尽耐看。不似南窗数竿竹,年年日日报平安。
一年三伏秋后前,大火更借炎官權。竹林仗履北窗眠,君方陆走水行船。君言半世苦迍邅,一官迟次安且便。瓜时骤及非偶然,今我不往人争先。
帝里春深草木苞,御河滚滚浪翻桃。万千红紫迹如扫,九十青皇寿已高。南国江山归梦远,东宫松桂书阴交。丘园喜有平安报,新竹初成集凤梢。
竹声枕上报平安,曙色依逢隔幌窗。风雨满庭人未起,蛛丝斜挂碎珠团。
古有淳寂乡,君与陶阮到。每评伯伦颂,谓腾周公诰。山间童负儿,台下人拾帽。短鞭跨砂碣,破毯眠雪窖。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彩舟驻阊门,初与子相识。长空翥秋隼,爽气横八极。摛辞镂圭璋,吐论森剑戟。邓侯不愿仕,志在书竹帛。
秀岩万仞拔天起,划堮剜垠争怪诡。六花一夜积三尺,化作冰壶无表里。幼舆丘壑自不凡,何况有雪被此岩。天教管领清凉界,雪岩自号冰书衔。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三月初五日,索马平山边。疾驰趋高沙,如走阪上圆。夜行二百里,望望无人烟。迷途呼不应,如在盘中旋。
清奏当筵,治世之音安以乐。霞舒绛彩,玉照铅华。玲珑环佩之声,绰约神仙之伍。朝回金阙,宴集瑶池。
蜀道登天。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狷与鹤,莫攀缘。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太古一去浩万世,百智竞起纷修治。交将砭刀溃疮痏,纵得平好无完皮。倾山竭河论曲水,都投大海为酒池。中间秫稻不满掬,日益酝酿成浇漓。
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泝沿。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