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上江落水渺莽中,入军遡水曲折通。此镇巧当两汊路,每日饱看千帆风。客知鼓棹白日急,人伤对镜玄发空。荒寒殊甚只自笑,悲声绕井馀枯桐。
艰难罹歉岁,寂寞向他州。分绝青云上,家遥沧海头。空江荡寒月,枯苇积荒洲。不奈谯城角,呜呜吹乱愁。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巨灵排屃赑,妙力开鸿蒙。断崖据险绝,峭壁凌寒空。分岑献万状,转盼无一同。
霸业荒丘春草长,只听儿女话真娘。虎来墓上独应怪,高入宫中俯可伤。太息乾坤空浩荡,不留豪杰管兴亡。屡镂抱恨沈江底,潭碧独生古敛光。
此水昔年人不见,梵僧来说始知名。飞扬半杂烟岚气,断续全同风雨声。四壁倚空疑鬼凿,一峰当面自天成。虽然未作山中住,曾到山中梦亦清。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翦芙容。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分种寒花旧盎,藓土蚀吴蛩。人远云槎渺,烟海沈蓬。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吴民嗜钱如嗜饴,天属之爱亦可移。养女日夜望成长,长成未必为民妻。百金求师教歌舞,便望将身赡门户。一家饱暖不自怜,傍人视之方垂涎。
翩翩云间鸟,翠羽光葳蕤。结巢占远林,意与深静期。盲飚忽号怒,万木无停枝。欹摇不容息,簸荡孤巢危。遐睇昆内冈,玉树蔚仙姿。溟海皆震荡,秀立影不移。空怀高举心,感歎鼓翼迟。
客従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客从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
湖荡匝城府,堤柳一长通。森戟书漏永,闃如墟野。掣铃三日留,郁郁殊寡悰。登埤展遐眺,荡我磊磈胸。
庐山到此深,面面皆叠嶂。安知九江滨,自有三峡壮。层崖合飞流,深谷呀百丈。颇闻开辟初,融结固异状。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