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昔游华盖仙人掌,万叠芙蓉紫翠生。犹记月明闻铁笛,人间无处著秋声。
拟岘台前新水盈,凭高廓落尽秋声。地藏炎热乘阳极,人善忧思感气清。四运偏宜伤宋玉,五悲犹复类卢生。缠蚕处茧纷相似,欲学冲虚一魄营。
萧骚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涨水雨余晨放闸,骑兵战罢夜还营。闲凭曲几听虽久,强抚哀弦写不成。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
余生百计拙,世事复何言?得句闲题石,忘机或灌园。每怜鱼涸辙,多见鹤乘轩。薄暮山风急,秋声处处繁。
昨夜轺车宿处,乱山深锁邮亭。烟溪霜叶颤秋声。不管愁人不听。枕冷安排难稳,衾寒重叠犹轻。凭谁说与那人人。报道衾寒枕冷。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畏日全无客到门,一溪閒与白鸥分。绕楼山色时时见,抱叶蝉声处处闻。战罢碁枰无宿恨,梦回茗碗有殊勋。力田尚可持门户,我欲归耕谷口云。
晴宵如浸昼如蒸,变气知从激处生。风不相饶乘木败,火犹自负与金争。纖阿洗月为纯白,少皞澄天作太清。宋玉所悲吾所喜,长哦聊复发秋声。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余赋词以述二妙。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心存太古。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心存太古。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