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舟行观山无定姿,篷底兀坐真儿痴。层崖复岭正杂遝,平冈横阜俄逶迟。晴岚参天固竞秀,深崖挺石尤多奇。遥岑浮眉绿点点。
鸢飞鱼跃,凫短鹤长。各适其适,孰尤彼苍。奈何人异於万物,身备乎五常。学关乎经济,志效乎忠良。
黼翣方徐转,龙輴望已遥。胥涛平似掌,禹穴俨如朝。丧孝群心痛,号旻圣孝昭。稽经崇调号,万世永尊尧。
稽山何崔嵬,奠此东南区。群山状趋附,万壑流萦纡。畴昔大禹来,简计天下书。诸侯率麏至,万玉争凫趋。
睇禹陵兮岿然,邃珍馆兮蟺蜎。敞别室兮遗象,崇英霸兮千年。谂越民兮非黩祀,推世家兮自迁史。肇无余兮开国,传后裔兮奋起。
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南康八境图》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东望七闽,南望五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叹矣。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
闲燕言仁义,是非安可无。非非义之属,是是仁之徒。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当为感麟翁,善恶分锱铢。
《凤翔八观》诗,记可观者八也。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二子盖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
皇受命而熙洽兮,实千祀而一时。协气郁而四塞兮,与盛德其俱升。麟凤出而帝午兮,犹氤氲而扶舆。笃生我公兮,以文章为世师。
鷃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西湖环岸皆招提,楼阁晦明如卧披。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上人弱龄已隶此,心目所证惟瑰琦。
孤生拙料事,诸老误知人。世故几翻覆,此身常贱贫。有书藏禹穴,无地静胡尘。衰病今年剧,呻吟欲过旬。
身世呻吟裹,园庐寂寞中。家贫忧酒券,才尽畏诗筒。陂水潴犹满,山苗获欲空。儿孙更力作,勿媿禹遣风。
梦泛扁舟禹庙前,中流拂面风泠然。楼台缥缈知几叠,云物点缀多余妍。莲房芡觜采无主,渔歌菱唱声满川。梦中了了知是梦,却恐燕语来惊眠。
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自古风俗坏,善土亦沦胥。橘柚禹包贡,後世称木奴。
虚堂四檐竹修修,朱夏正午如高秋。八尺风漪云碧裯,一榻宽如禹九州。屈信展转俱自由,息以两踵无与喉。世方窘若鱼吞钩,我独超然鹰脱韝。一物不向灵台留,非睡非觉以神游。青城紫阁多朋俦,相逢握手笑不休。
太华峰头秋气新,醉临绝壁岸纶巾。世间万事惟堪笑,禹迹茫茫九片麈。
世事如海沙,巧历不能数。身居忧患中,殆若堕阱虎;又如住败屋,岌岌日撑拄,中夜风雨至,摧压固其所。孰能知其然?徙义以为主。要于一念间,不敢欺仰俯。兢兢日三省,宁可自莽卤?君看昔先师,乃媿不若禹。
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孙翁下笔开生面,岌嶪高冠摩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