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连亘如长城。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视天高浮寸碧。闲云吞吐溢涧谷,飞泉喷洒下石壁。
城阙厌纷华,山泉乐清适。瞥然浮杯归,远思浩无极。珍篇蔼画凭,净义留泰译。平生雾霞衣,倏变兰蒲色。
胜如城外宅,花木拥檐前。一雨晚时过,群峰翠色鲜。採荆烹白石,接竹引清泉。车马长无到,逍遥乐葛天。
千峰背负乌聊山,一区面蛰龙停渊。壶中日月自天地,淮南鸡犬皆神仙。当湖次第列小隐,花坞直与山房连。海棠成径当步障,藕花满洲宜泛船。
胜概峰头寺,寻幽客自来。泉声涧分细,山色翠成堆。踏破千崖雪,还闻一夜雷。东林期拟结,卧石梦忘回。
缚茅为屋倚山椒,名姓人传太古樵。白石晓炊云出甑,清泉夜酿月盈瓢。钓鱼懒过双溪堰,驱犊时临独木桥。寄谢长官休物色,多年洗耳向唐尧。
丰登少公事,时得访林泉。凿破蓬丘岛,潜通小洞天。岩瞻横北面,钓隐近西偏。缥缈云藏阁,依稀石似船。
联骑松边路,天将晓色分。涧鸣泉溅石,山暗树栖云。诗梦迎风醒,钟声想寺闻。只嫌搅清思,乌鹊噪纷纷。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中绝仅如线,鸾胶真续弦。自有乘法累,吾道几弃捐。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
阳明太元之天兮,乃群仙之所游。有金堂与玉室兮,挹方丈与瀛洲。伯经得道□泉兮,乘云气於木杪。仙公韬光丹井兮,发函书於船头。
踏石披云一迳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郁密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午夜千溪分水月,清秋十里韵松风。平生久得名山约,吟赏今才信宿同。
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苍龙。斋居无尘山四合,仙人宴坐空翠中。夜扪北斗罡气接,晨吸东日精光通。醉凌高风驾白鹤,笑视黄庭驱玉童。
陶公勋业在姑苏,扁舟归来春水湖。张良亦从赤松子,抛掷兵閒黄石书。平吴戮项本无事,所适定非真适意。战酣人境强回头,晚乃逍遥脱尘累。
落泉下峭壁,斗绝千万丈。溅急雪片飞,望若匹练广。曲岭隔青林,三里已闻响。其旁有巨石,平润可俯仰。愚俗所不道,我辈偶来赏。须期秋色清,攀萝将尔上。
携筇登绝巘,朝爽薄危栏。乘胜移杯爵,凭高忆羽翰。泉声穿石响,树色入秋寒。对酒频长望,心同渤澥宽。
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余熏。
田绕青山好住家,短篱疏圃接丘麻。烟村远近栖鸦乱,竹岸高低飞鹭斜。泉喷石间严涌雪,雾浮堤外柳吹花。连云碧色秋光冷,眠犊黄昏草长芽。
我观大瀛海,山与水相伴。维兹山水丽,邈在西南畔。公如出岫云,顷刻固已漫。倏尔转晴空,化为五色斓。
柳南矫矫蛟龙骞,古诗古文高入天。奉试词场三十年,柳度夜夜魁星躔。集英殿下听胪传,唱在第十众所冤。天岂恨汝月蚀篇,罚使得吟瘴海边。
绿草监参白露晣,老樵能记虎眠时。石函深贮悬钟谶,翠壁新刊断织碑。陇势三分松桧色,泉声千古蓼莪悲。珪郎向堂友,留宿云庵撰诔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