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二疏事汉时,迹寓心已去。许侯何足道,宁识此高趣。可怜魏丞相,免冠谢陋举。中兴多名臣,有道独两傅。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以饷其犹子德麟。德麟以饮余,为作此诗。醉后信笔,颇有沓拖风气。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
一懒一愚兼一痴,从教智士巧能为。坦途失脚溪山险,暗室萌心天地知。江水长流无尽意,夕阳虽好不多时。老夫阅遍人间事,欲和寒山拾得诗。
愚士繁俗如囚奴,至人遗形与化俱。纷纭觉梦不可辨,蘧蘧栩栩知谁欤?百年如泡亦如电,刚欲铸铁充门枢。列仙之臞堕山泽,一席三椽良有余。
已矣知无憾,贤愚共此途。白驹驰白日,黄发掩黄垆。和氏终归赵,干将不葬吴。拏痾如可强,犹拟尊生刍。
鲜车百乘使龙庭,路指全燕古北平。祖帐列仙修故事,行台诸部奏新声。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
古人去後音容寂,何处茫茫寻旧迹。君看草遍北邙山,骼骴犹来丘垄积。那堪此地日黄昏,长途万里伤行客。只知恩爱动伤情,岂悟区区头已白。
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
与君涉世网,所得如钩温。念昔相乖离,俯仰变寒暄。把袂安可期,寄书嘱加餐。三年汝水滨,孤怀谁与言。
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早知农圃乐,不见道途难。故国鸡豚社,贫家菽水欢。至今清夜梦,犹觉畏涛澜。
壮岁功名妄自期,晚途流落鬓成丝。临风画角晓三弄,酿雪野云寒四垂。金锁甲思酣战地,皂貂裘记远游时。此心炯炯空添泪,青史它年未必知。
外泽里常粗,元知似瓠壶。仕因无援困,学为背时孤。轩盖愁城市,风烟落道途。它年游万里,不必念归吴。
穷途久矣叹吾衰,双鬓新添几缕丝。身是在家狂道士,心如退院病禅师。极知勾漏求丹药,不及衡阳卖漉篱。习气若为除未尽,小轩风月又成诗。
漫道年来未极衰,穷途憔悴实难支。半分臂减休文瘦,七尺躯存曼倩饥。尚忆青衫陪众隽,宁期白首负明时!悠然万里烟波兴,除却沙鸥总不知。
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不知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
危途九折浩无津,晚幸收身作散人。俸禄既空忧患少,酒殽虽薄笑歌频。多添布褐方知老,净扫茆衡不觉贫。南陌东阡元在望,柴车嬾驾动经旬。
江路迢迢马首东,临川一梦又成空。日高未泫晨霜白,风劲先消卯酒红。山市人经饥馑後,孤生身老道途中。著身稳处君知否,射的峰前卧钓篷。
去日惊钻燧,穷途困负薪。故人天末远,薄俗眼边新。踽踽飘零客,悠悠剩长身。寸心知已矣,端欲为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