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冬卿怀绂行清秋,又送两卿归作州。寄声三州之父老,从今安用思故侯。朝廷择守重於昔,亲擢名卿畀华职。两卿更是敭历深,元把麾来复麾出。
西南间气忠献公,一生心事天与通。才高志广无处着,独倚衡疑望关洛。九州风露方漫漫,卷回残梦归余干。惟将一念遗孙子,长与世间立人纪。
秋花秋水两相宜,白发于秋更有期。三十年来无世味,清修除是老僧知。
渥洼骥子展足长,朝发燕都夕夜郎。一腹如椰贮夜光,挥毫落纸烂成章。诵筴无遗忘,风采耸动中书堂。伯父一见金玉相,声之以诗鸣凤凰。
文物声明极盛秋,傅岩人不待形求。笔扛龙鼎雄豪在,手拔鲸牙汗漫游。温饱定知非雅意,治安谁与借前筹。老予曾到慈恩顶,更放诸贤出一头。
集英赐对已专城,竟指炉烟上翠瀛。跸静共传新太守,砚寒仍是旧书生。诗如霜月五更晓,人与梅花一样清。昨夜紫阳山雪外,漏传鼓角亦分明。
满天地里暗尘飞,老息奄奄一发危。种秫为生姑托醉,采薇忍死未忘饥。三閒书屋鬼神护,百两芒鞋风雨知。咄咄书空如梦寐,龙山谁记有佳期。
劫火吹炎海水飞,九州同惴釜鱼危。有时杜老泪盈把,终日颜回面忍饥。今古滔滔无限事,乾坤纳纳竟何知。便教强趁黄花约,终恐趑趄罚后期。
晴光欲雪做新元,访旧西来第一番。十五里行千曲路,两三处见数家村。山培浮土为田肉,涧束湍流有石痕。安稳不知危世事,更从何处觅桃源。
愁多怯长夜,况乃众病归。何待六十年,老矣当知非。
炉藏火尚红,雪映窗已白。梦游无色界,不知身是客。
晚步初月高,忘却子城闭。客楼枕新荷,几夜香袭袂。羸骸奔走倦,不拟尚凝滞。白面佳少年,塞途莫胜计。
曲肱幽梦午风凉,销尽熏炉一穗香。急雨萧萧犹未觉,浮尘熠熠更相忘。自非静处心神定,谁识閒中气味长。隐几岂容无一事,愿将奇字问偏旁。
少长城闉老一村,平生好语不曾闻。百年马鬣空埋我,三载鳌头更祝君。幸有邻僧分隙地,岂无座主识雄文。须臾忍死携筇立,更看峥嵘足蹑云。
宠辱不斗念,扬名日更新。但怜吾道在,宁顾谪官频。故国抛天外,全家寄水滨。堂空巢少燕,门冷谒无人。
尔行欲何之,触热官里去。官今有何急,须尔不得住。借问年几何,四十倏已暮。前途更如此,所著真几屦。
一夜云潢剪素娥,平明门外奈诗何。灞桥郑五方如许,冰柱刘叉更患多。众版并题吾岂敢,扁舟乘兴子能过。不嫌茅舍无氈否,共续长安慷慨歌。
哦君五十四篇诗,燃尽青藜杖一枝。长韵屈平经里思,短章介甫集中辞。只因云梦曾游耳,便把江山尽得之。割我锦机君已甚,不须更遣世人知。
江头雪斋冰河折,日照江光动春色。青丝快马踏香泥,画鼓方舟送行客。已惊柳叶大如指,忽见梅花飞著额。草根青软湿鍼氈,枝头绿淡摇金碧。
十五年前玉颊红,长安道上气如虹。集英廓回含霄露,后市楼高枘海风。解后一涯俱潦倒,摩挲双鬓各蓬忪。酒边更用分疏在,明在相看总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