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延陵宿望冠三吴,又见熙朝老大夫。善政旧闻风偃草,清规今信浦还珠。山川每应精神祷,禾稼全凭润泽苏。可但邦人歌五袴,也知还客尉焦枯。
当涂自诡谯中龙,长驱远斗矜余锋。孙刘交合出奇计,一炬赤壁成三雄。荆州畴昔借资地,久假乃复相仇攻。是时熊湘介二国,北有蜀壘南吴牖。
飘流老矣谓知津,邂逅欣然愿卜邻。不但梁邢丈人行,更吾骚雅社中人。前秋一见遽为别,今日重来情倍亲。政自论诗得欢喜,更因话旧忽酸辛。
豢龙作醢龙吞声,天公愦愦迷雨晴。玉脂泣烹足媚妩,苦酒五色生光明。龙虽伸物畏馋吻,携朋去作天田耕。稚禾婉婉鱼薧立,高原庚庚龟兆横。
平甫之与荆公,盖当同而异,而公则当异而同者也。当刺谒之相从,以朋友之切磋,极兄弟之友恭。使合同异之见,而惟是之归,予知其必有以助善政于熙丰也。
老生本不学军旅,来护荆州国门户。惭无善政格休徵,未能雨十与风五。今年甫幸登麦喜,入夏又以槁苗苦。骄阳杲杲地欲赤,身原为骍措无所。
时情世难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年代革共漂沦。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七闽遍数刺桐州,自昔贤侯惠爱留。洛水桥新浑似昨,梅溪人诵不能休。近来善政称三最,相继清名照九秋。我别十年思一到,不知何日此心酬。
我爱南丰宰,天资举措奇。上官如不怒,善政有谁知。赋役贫中减,鞭笞恶处施。邑人多未悟,去后始应思。
辙鲋活斗升,莫向肆中索。已无秋成望,况复几暮迫。蓉城一小县,舞袖折旋窄。针芒万亩青,席卷一川白。
夫子今衡监,斯文属任兹。擅场年鼎盛,抱业器环奇。鹗度崭头角,莺迁夺羽们。词源倾渤澥,笔阵偃蛟螭。
长夏何堪日日晴,德音优渥遍群氓。黄堂少试为霖手,赤地今传喜雨声。诚意自知关善政,天心正不远人情。四郊已报四家语,一饱应无百计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