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
嵯峨山势傍云天,试问谁来此望仙。终日望仙仙不见,始知仙道若茫然。
掀天声势祗冰山,广厦空余十万间。若使早知明哲计,肯将富贵博清闲。
芒鞋踏明月,入谷闻泉声。了知非人间,泠然毛骨轻。夜投羽士宫,道话留三更。凌晨访幽洞,岩穴何峥嵘。
璇台插中天,乾坤发端倪。荆榛夹险道,自古谁攀跻。嘉予二三友,乘兴同杖藜。行行陟其巅,一榼手自携。
一带回环底处山,势如飞楫下平川。须知欲到菩提岸,好是常悬般若船。缆向龙湖宏利济,撑从苦海度人天。当年普照如乘此,无复须巾撒向前。
先生翰墨英,挥洒每被酒。气陵苍柱穹,势压刊轴厚。俊拔今固无,妙绝古未有。惊鸾忽矫翼,奔马时骧首。
在昔知何人,凿破青山骨。飞泉直下来,千尺泻倏忽。两壁苍翠间,一阵风雷突。傍无尘埃踪,中有蛟龙窟。寒气不可向,猛势岂能屈。安得当旱年,为霖济群物。
翰林以谪流夜郎,我亦何为涉此境。生平山水债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岭。牂牁江绕古融城,拂拭冠缨照清影。举头忽见真仙岩,盘空攫拿势驰骋。
昔人鸾凤色冲天,吴芮遗祠在洞前。气势徒知凌宇宙,干戈无力问神仙。谩轻龟玉传王业,空得松杉接洞烟。一等辛勤凿岩穴,禹门千古事仍传。
黄河走东溟,不知几万里。奔腾鼓风雷,势欲卷厚地。百川随呼吸,浑浑失气类。正德不可乱,横绝见清济。
巨石保年琢,为盆势莫裁。圆疑通泽国,深可并天台。法水长时满,青莲向日开。无人知此喻,寂寞首空回。
古宇列双桧,森郁欹檐角。高干若偃盖,低枝罗翠幄。叶硬攒猬毛,子圆如雀壳。盘根虽轮囷,呈才终卓牵。
江从岷来触瞿唐,夏潦溃裂怒势张。霜浓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半斜半直半疏密,方营周匝门东出。相傅呵获有鬼神,惊波不能移寸尺。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天公将归谁尤,耗释此下土。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大江西来绕重城,忧如来花匹练萦。左山右阜若开避,曾是岘首当头横。江湍冲山山不动,滔滔雪浪东南倾。溃然巨势压汉境,万楚不得专雄名。
文姬别子地,一骑轻南驰。伤哉贤王北,一骑挟二儿。二儿抱父啼,问母何所之。停鞭屡回首,重会知无期。
昔贤两手并擎天,鳌极功成势晏然。宗庙鼎彝刊祖烈,相门衣钵付家传。蓝田种玉连连好,沧海遗珠颗颗圆。六合共知推书锦,云来重为拂青毡。
溪堂闢小轩,此景绝可爱。蔡松道东边,千载典刑在。高低万顷田,面势溪向背。生绡一幅宽,晴雨不尽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