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楚之襄王问於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歌为白雪阳春曲,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数人,
颜公忠血化为碧,颜公奇笔留在石。十存三四复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许昌断碣称最佳,已经田火侵钩画。今复泾山好事人,别识偶得从粪砾。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仙人采玉驱雄龙,列山剖璞青腔空。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僊归龙去草树草,蔽翳不复人踪通。指疆买墅下峰下,洗斸务欲险怪穷。
我坐许昌尘土中,山翠泉声违眼耳。公虽被谪守滁阳,日少郡事穷山水。东南有风西北来,忽得书诗连数纸。并寄阳冰古篆字,字形矫矫龙蛇起。
豶豕在涂龙在泽,豺狼食肉麝食柏。蹄毛与角不对齿,啄觜两足副以翮。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佩鸣玉。水边看虹山雨霁,夜与明月独独宿。
岁在涒滩初别子,子适广平裨郡理。廉颇台倾有遗址,今逢四方弓久弛。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
夷门魏公子,来过抱关人。车马立市中,贵义不耻贫。市人无不惊,此老面黧皴。岂将流俗眼,能辨玉与珉。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
石城山居梅万坞,冒雪曾来扣僧户。烂然如见会群妃,白凤缤纷下瑶圃。数片轻吹着鬓华,乍看是雪又疑花。迷魂乱眼春如海,那辨南枝映竹斜。
人物今朝何寂寞,我思前辈太峥嵘。仙才难测赵周翰,俗眼聊窥石曼卿。鸾凤腾辉何处在,珪璋振德是人斯。怪来高论空无验,可是岐公作宰司。
滁阳领郡经三月,宝应游山始一回。屐齿免忧岩下折,簿书长苦案头堆。潾潾泉石吟魂健,漠漠烟岚病眼开。尽日引渠寻胜境,读碑搅篆扫苍苔。
君不见天上星辰拱环极,忽然陨地变成石。又不见云中鹰隼横高秋,有时搨翼化作鸠。人生进退甚类此,左迁右转谁自由。忆昔逢君在邹鲁,翰林丈人东道主。
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是时太阴亏,占云臣道剥。王生出紫微,谴逐走商洛。扶亲又抱子,迤逦过京索。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闲挹味何嘉。好抛此日陶潜米,学煮当年陆羽茶。犹负片心眠水石,略开尘眼识烟霞。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南面修文德,东吴纳土疆。苍生思抚育,丹诏择循良。乌府官新转,龙头桂旧香。渡江骢马瘦,重地绣衣长。
轮云世故,千万态、过眼谁能殚纪。只履携归消许急,日暮行人问邸。麝以脐灾,绒为尾累,焚象都因齿。後之览者,亦将有感於此。
西舍鸣笳索赋诗,东家拽石请书碑。眼中除却壶山外,多是新知少旧知。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书生眼力悭。地占百弓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