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寂寞江村客,弥漫大雪天。愁云纷密幕,虚籁极饕颠。坐听天窗落,时将书幌褰。胎禽羞洁白,閒客失明鲜。
东风飞霖雨,一洗桃李尘。快马紫游缰,来赏金精春。连林翠气妙不动,时作佛髻螺头青。劖劖天壁面削起,中可建旗坐万人。
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峰悬蹬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
茫茫清泗遶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纵令司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平生浪说齐谐志,杞国有天惊堕地。不周摧折天柱倾,咄咄古今真怪事。元气不死桥运兴,千古日月长悬奔。照见可庵一片心脾真肆兀,挥斥八极游天根。
寒威无远近,素色混高低。玉路平何广,天形浩莫倪。压阶宁辨玉,封谷不须泥。殄厉非乖候,资农必慰黎。
群玉峰头玉帝家。桥边池上玉横斜。白头老监今留落,曾领群仙共赏花。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看高山乔木,青云老干,英华滋液,亦敛而藏。匠石操斤游林下,便一举采之充栋梁。须知道,是天将大任,翕处还张。
飞仙欲下,水殿严妆早。娇涩怕春知,跨白虬、天门未晓。霓裳零乱,肌骨自清妍,梅檐月,柳桥风,世上红尘杳。重门深闭,忘却山阴道。
衰兰枯荷了秋色,几向寒梢问消息。溪桥交马断肠时,翠袖佳人日暮归。玉面亭亭汉宫样,一见风流慰心赏。寒标孤绝太无情,谁为移春上玉京。月华凄切霜华白,夜半飘香度帘额。寄声横笛且休吹,愁杀江南未归客。
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我从蛮岭瘴烟来,不怕雨云进岳趾。忆昔南征款庙庭,往来无恙神所祉。当时已有归田愿,帝临此习如白水。
玉笥山前大白峰,望仙桥下水溶溶。前溪流水後溪月,五步白云三步松。半夜佩环朝上阙,插天楼阁度疏钟。梦余彷佛钧天奏,如在蓬莱第几重。
憔悴江山,凄凉古道,寒日澹烟残雪。行人立马,手折江梅,红萼素英初发。月下瑶台,弄玉飞琼,不老年年春色。被东君、唤遣娆红,高韵且饶清白。
夜月抱秋衾,支枕玉鸾小。艳骨泣红芜,藏陵三十老。卧闻秦王女儿吹凤箫,泪入星河翻鹊桥。素娥划袜跨玉免,回望桂宫一点雾。纷红小蝶没柳烟,白茅老仙方瞳圆。寻愁不见入香髓,露花点衣碧成水。
桃源非真亦非空,几年误转渔郎篷。岂知石湖天尺五,不隔三万弱水中。主公心伴白鸥没,莫莫朝朝醉花月。迩来一念了世缘,蝉冕照人头未雪。
高阁无风华屋热,正午四邻还往绝。张侯不厌过市烦,呼我柳堤鸣躞蹀。城如虬背卧逶迤,城上戍楼虬白鬐。一水贯来深宛转,万家围去绿参差。
秦郎百好俱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巧作松身与镜面,借美於外非良质。潘翁拜跪摩老眼,一生再见三叹息。了知至鉴无遁形,王家旧物秦家得。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女娲大山塞空虚,麻线名堆千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