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
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晚上危亭顾四隅,小松环绕几千株。他年黛色侵天去,应记栽时是老夫。
仙舆九日驻郊圻,清跸传呼上翠微。朔塞秋声连画角,陵园霜色杂朱旂。千官马逐层岩转,万乘龙随蹬道飞。欲记明良游豫盛,野人终愧赋才非。
皇天佑宋实历昌,列圣功德高虞唐。万机余暇不自逸,银钩铁画挥天章。洋洋谟训揭日月,留心庶事宁少忘。当时赐予皆贤杰,至今缇袭为珍藏。
空山在昔森万松,两贤曾此登虬龙,流风馀韵无时终。我来寒栖鬓成翁,人生出处何心同。
谯国门传缙以绅,善男子即是帝王孙。文商碑背题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钧。既出四门观生老,便知六贼不相亲。夜迶将心登峻岭,心定菩提转法轮。
兹山何巍巍,气欲等嵩华。从公二三子,胜日饱并且档暇。跻攀谢车舆,自办两不借。扪萝觅幽磴,竹椒得孤榭。
老愧凭阑目力昏,百年怀抱向谁论。晴空雁起云边塞,夕照人归郭外村。因记昔游惊迅晷,暂将离恨付清尊。谁人肯似边居士,远驾朱轮过雀门。
湘中十七门,层层居中央。经宫自何代,傅是汉定王。穷力致远士,侧身思咸阳。地褊乃后绝,炎灵久无光。
岳阳西望荆州,倚楼曾为思刘表。国亡家破,当时豪俊,鱼沉雁渺。王霸纷更,乾坤摇荡,废兴难晓。记观山纵酒,巡檐索句,宿官舫,篷窗小。
云想衣裳花想容,青春已过乱离中。功名富贵若长在,得丧悲欢尽是空。窗里日光飞野马,岩前树色隐房栊。身无彩凤双飞翼,油璧香车不再逢。
欲望锺山岑,因知冶城路。跻攀隐木杪,稍记曾游处。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
自有此山在,无人作此游。气吞云海浪,笑撼玉峰秋。开辟几百载,登临第一筹。诸郎莫高兴,刻石记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