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茅舍疏离出素英。临风照水眩精神。娟娟新月又黄昏。削约寒枝香未透,细看频嗅独消魂。为谁消瘦不禁春。
西风又急。细雨黄花湿。楼枕一篙烟水,兰舟漾、画桥侧。念昔。空泪滴。故人何处觅。魂断菱歌凄怨,疏帘卷、暮山碧。
东风破晓寒成阵。曲锁沈香簧语嫩。凤钗敲枕玉声圆,罗袖拂屏金缕褪。云头雁影占来信。歌底眉尖萦浅晕。淡烟疏柳一帘春,细雨遥山千叠恨。
荼コ一番过雨,渍残花似雪。向清晓、步入东风,细拾苔砌馀靥。有数片、飞沾翠柳,萦回半著双归蝶。悄无人、共立幽禽,呢呢能说。
一帘疏雨细于尘。春寒愁杀人。桐花庭守近清明。新烟浮旧城。寻蝶梦,怯莺声。柳丝如妾情。丙丁贴子画教成。妆台求晚晴。
渔乡回落照,晚风势急,鹜鹭集汀沙。解鞍将憩息,细径疏篱,竹隐两三家。山肴野蔌,竞素样、都没浮华。回望时,绕村流水,万点舞寒鸦。
东风长是客,帘栊静、燕子一双飞。看花坞日高,翠阴护晓,柳塘风细,绿涨浮漪。肠断处,渭城春树远,江国暮云低。芳径听莺,暗惊心事,画檐闻鹊,试卜归期。
翠屏对晚,鸟榜占堤,钟声又敛春色。几度半空敲月,山南应山北。欢娱地,空浪迹。谩记省、五更闻得。
暮霞红映沼。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投林数归鸟。更枯茎敲荻,糁红堆蓼。
西凤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
渺渺怀芳意,苦对景、可怜生。记燕外莺边,柳深竹嫩,度密穿青。如今淡烟细雨,正午窗半梦酒初醒。乐事怎堪重省,起来一饷愁萦。
浦月窥檐,松泉漱枕,屏里吴山何处。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纵十分、春到邮亭,赋怀应是断肠句。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匣。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