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临江府署清,闲卧复闲行。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渐除身外事,暗作道家名。更喜仙山近,庭前药自生。
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逢。蚁行经古藓,鹤毳落深松。自想归时路,尘埃复几重。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
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
识来无定居,此去复何如。一与耕者遇,转将朝客疏。资身唯药草,教子但诗书。曾许黄庭本,斯言岂合虚。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闲。与世长疏索,唯僧得往还。直声留阙下,生事在林间。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
疏桐馀一干,风雨日萧条。岁晚琴材老,天寒桂叶凋。已悲根半死,复恐尾全焦。幸在龙门下,知音肯寂寥。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峭壁引行径,截溪开石门。泉飞溅虚槛,云起涨河轩。隔水看来路,疏篱见定猿。未闲难久住,归去复何言。
何处是西林,疏钟复远砧。雁来秋水阔,鸦尽夕阳沉。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汤师不可问,江上碧云深。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萝洞浅深水,竹廊高下风。晴山疏雨后,秋树断云中。未尽平生意,孤帆又向东。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二月二十二,木兰开坼初。初当新病酒,复自久离居。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
只是守琴书,僧中独寓居。心唯务鹤静,分合与名疏。暮雨啼螀次,凉风落木初。家山太湖渌,归去复何如。
宿雨觉才初,亭林忽复徐。簇声诸树密,悬滴四檐疏。省漏疑方丈,愁炊问斗储。步难多入屐,窗浅欲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