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流传千古誉,研炼十年情。向月本无影,临风疑有声。吾家钓台畔,似此两三茎。
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
昔年吟醉绕江蓠,爱把渔竿伴鹭鹚。闻说小毫能纵逸,敢凭轻素写幽奇。涓涓浪溅残菱蔓,戛戛风搜折苇枝。得向晓窗闲挂玩,雪蓑烟艇恨无遗。
涧底阴森验笔精,笔闲开展觉神清。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
一从天宝王维死,于今始遇修夫子。能向鲛绡四幅中,丹青暗与春争工。勾芒若见应羞杀,晕绿匀红渐分别。
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
虽是丹青物,沈吟亦可伤。君夸鹰眼疾,我悯兔心忙。岂动骚人兴,惟增猎客狂。鲛绡百馀尺,争及制衣裳。
枯箨危根缴石头,千竿交映近清流。堪珍仲宝穷幽笔,留得荆湘一片秋。
世人空解竞丹青,惟子通玄得墨灵。应有鬼神看下笔,岂无风雨助成形。威疑喷浪归沧海,势欲拏云上杳冥。静闭绿堂深夜后,晓来帘幕似闻腥。
林下材华虽可尚,笔端人物更清妍。如何不出深闺里,能以丹青写外边。
惨澹十堵内,吴生纵狂迹。风云将逼人,神鬼如脱壁。 ——段成式其中龙最怪,张甲方汗栗。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襄阳城里没人知,襄阳城外江山好。
学得丹青数万年,人间几度变桑田。桑田虽变丹青在,谁向丹青合得仙。
握手不能别,抚膺聊自伤。痛矣时阴短,悲哉泉路长。松林惊野吹,荒隧落寒霜。言离何以赠,留心内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