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百法驱驰百年寿,五劳消瘦五株松。昨来闻道严陵死,画到青山第几重。
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
弱岁弄词翰,遂叨明主恩。怀章过越邸,建旆守吴门。西圯阴难驻,东皋意尚存。惭逾六百石,愧负五千言。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太华峰前是故乡,路人遥指读书堂。如今老大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
江南客,水为乡,舟为宅,能以笔锋知地脉。闲分楚水入丹青,不下此堂临洞庭。水文不浪烟不动,木末棱棱山碧重。
君有绝艺终身宝,方寸巧心通万造。忽然写出涧底松,笔下看看一枝老。
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今朝故向霜天里,点破繁花四五枝。
咫尺云山便出尘,我生长日自因循。凭君画取江南胜,留向东斋伴老身。
骨峭情高彼岸人,一杯长泛海为津。僧仪又入清流品,却恐前生是许询。瘦颈隆肩碧眼生,翰林亲赞虎头能。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
尝闻画鼓动欢情,及送离人恨鼓声。两杖一挥行缆解,暮天空使别魂惊。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流传千古誉,研炼十年情。向月本无影,临风疑有声。吾家钓台畔,似此两三茎。
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散吞高下应无岸,斜蹙东南势欲倾。坐久神迷不能决,却疑身在小蓬瀛。
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虽云智惠生灵府,要且功夫在笔端。泼处便连阴洞黑,添来先向朽枝干。我家曾寄双台下,往往开图尽日看。
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
六幅轻绡画建溪,刺桐花下路高低。分明记得曾行处,只欠猿声与鸟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