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晓谒崇祠雾霭深,行藏因识二贤心。榻前自有孤忠疏,林下谁赓招隐吟。寂寂精庐苍藓入,堂堂遗像暗尘侵。客中莫致生刍奠,聊汲山泉荐菊斟。
仙院分宵直,书庭接翼翔。情忘海夫臭,语借令君香。壮发犹藏葆,生刍已奠觞。修文平日事,地下亦为郎。
生刍不独比前人,束槁端以废谢鲲。子达想无身後念,吾衰不复梦中论。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
已矣知无憾,贤愚共此途。白驹驰白日,黄发掩黄垆。和氏终归赵,干将不葬吴。拏痾如可强,犹拟尊生刍。
忆哭清湘掾,诸孤未里头。盛年能素节,凛气却清秋。眼底生刍奠,身前泛柏舟。无龄还有德,此母不应愁。
客心如头垢,日欲撩千篦。闻人说江南,喜气吐晴霓。伏枕梦归路,子规吟翠微。济南似江南,旧见今不疑。
陈甥归约柳青初,麦陇纤纤忽可鉏。望子从来非一日,因人略不寄双鱼。园中鸟语劝沽酒,窗下日长宜读书。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僮稚割生刍。
已矣知无憾,贤愚共此途。白驹驰白日,黄发掩黄垆。和氏终还赵,干将不葬吴。驽疴如可强,犹拟奠生刍。
西蜀何夫子,濡毫作冢铭。辽辽传耳目,炳炳若丹青。罢市知遗爱,存祠识旧形。生刍莫能置,江阔底沧溟。
俱入平蛮幙,同登出岭舟。交情倾盖尽,世事阖棺休。客致生刍去,家惟断藁留。遥知风雨夜,愁绝老参谋。
昨御祥琴后,多传吉语通。虚令古列宿,不料奏悲风。华表孙从祖,生刍婿吊翁。九原一无憾,全璧见先公。
初与游杨事伊洛,后闻王魏起并汾。空令蟠结千年核,难掩光芒万丈文。儿似福郊传旧学,友为子厚志新坟。身今独老西河上,欲酹生刍隔暮云。
昔在高阳里,曾登夫子堂。武城愧言偃,畏垒化庚桑。病臂书全阙,惊心鉴忽亡。平生刍一束,道远不能将。
诚明犹博学,直谅更多闻。休父中兴杰,宣王上圣君。精忠自金石,感会合风云。不谓生刍奠,今来下马坟。
自我居洪府,从公父子游。至言今在耳,往事忍回头。风急唐山垄,云埋石月楼。生刍无路奠,洒泪寄东流。
甲第开邻里,蜗庐遂不孤。相从期晚岁,太息奠生刍。凉吹飞丹旐,残阳咏白驹。伤心松柏路,螭首载龟趺。
南归闭门万事了,病卧常多起常少。未用田间下泽车,何须枥上追风骠。乡人记我少年日,滇马为致风前鸟。三年伏枥人共怪,马不能言心可晓。
白首青衫仍隐居,晚抛环堵就安舆。生刍忽改烝尝地,函丈空悲讲解余。弟子玙璠相照耀,儿孙松桂共扶疏。我来恨不瞻遗老,空怪乡邻尽读书。
垂髫婉变便能文,骥子蘭筋逈不羣。南国生刍人比玉,梁园修竹赋凌云。堵墙看试三公府,反哺知干万乘君。赐告归宁来别我,亭臯木叶正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