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惭愧清朝,罢贡包茅,住发牙璋。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甘雨足,且免扶鉏苦,免踏车忙。
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惭愧何郎。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
故态顿消。以余之况味,又有甚于元父者,抑重余之惜,因赋此调,且寄元父,当为余愀然而悲也叹江潭树老,杜曲门荒,同赋飘零。乍见翻疑梦,对萧萧乱发,都是愁根。
瑶池开宴后,问甚处、赋蟠桃。有砌底芝兰,涧边苹藻,淑德方高。闺中秀、林下气,是寻常空委蓬蒿。相映鱼轩黄绶,行膺鸾锦金罗。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苒苒年华渐向西,可能回脚下涂泥。静收营虑远书卷,少有工夫入菜畦。洁甚水蒲边白鸟,翩然风柳下黄鹂。犹嫌宿处闻鸡犬,更待移深过虎蹊。
瑶池开宴後,问甚处、赋蟠桃。有砌底芝兰,涧边苹藻,淑德方高。闺中秀、林下气,是寻常空委蓬蒿。相映鱼轩黄绶,行膺鸾锦金罗。
世路崎岖,世事纷更,年来饱谙。叹都城十载,霜侵老鬓,江湖万里,尘满征衫。应物才疏,谋身计拙,桂玉生涯岂久堪。乾忙甚,向是非丛里,不要穷探。
孤竹先贤国,三槐故相庭。恭惟我文肃,藉甚古仪刑。金掌新卿月,银槎旧客星。青箱传远大,彩笔动精灵。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阳。八岁学籀篆,十岁《急就章》。孺小不知难,欲升钟索堂。波磔竟无成,临池心内伤。
父子联荣世所希,予家何幸窃恩辉。自惭不及吾儿甚,得向亲前谢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