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南京自古说豪雄,远胜秦中与洛中。吴越千山高拱北,巴江一道远朝东。秦淮水入丹阳郭,北固城连六代宫。岌?石头如踞虎,逶迤钟岳似盘龙。
虎丘共作五年留,几度相携上小舟。杨柳春桥半塘寺,芙蓉夜月百花洲。长林放鹤闲支遁,一室编蒲老睦州。此日独归怀往事,空山草树不胜秋。
我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孤山月照一篷雪,十里湖光如烂银。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
夕阳西下隔秋阴,三径门前旧竹林。无复惊尘随别梦,独怜多病损闲心。绝交书在从人弃,漫兴诗成每自吟。此路近来休更问,欲将青鬓谢朝簪。
炎方信巨丽,海峤弥光辉。冲波迅交属,断岫相围。铜乳隐云穴,金膏被石碕。青林互缭绕,玉草竞芳菲。
高竹过于木,溪分两岸阴。看流成独影,得句只孤吟。诗草荒谁理,心蓬乱日深。怀人秋水寺,寂莫此山林。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病眼昏如雾,变雨洒絜霖。闻子畀过门,椎枕一声哭。龙井张春筵,送客仰华屋。长揖辞此世,云返下宫宿。
中阳山人思超逸,图写江山用金碧。沧海红尘几度飞,尚有人间留妙迹。层峦万叠烟雾浮,禅宫道院当山头。浮屠屹立遥汉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池岛疑秦属,云山似洛疆。四围青嶂合,一望绿川长。野浦全春树,人家半夕阳。峰峦看似绣,草木讶闻香。
伊昔开东阁,相看眼独青。文章奏金石,衿佩睹仪刑。应世游三辅,焉能困一经。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要知西掖承平事,记取刘郎种竹初。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余。(昔李公择种竹馆中,戏语同舍,后人指此竹,必云李文正手植。贡父笑曰:文正不独系笔,亦知种竹耶?时有笔工李文正。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彩绘。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谁谓秦淮广,正可藏一艓。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蔡侯闻之喜,喜色见两颊。
归卧不自得,出门无所投。独寻城隅水,送子因远游。荒林缠悲风,惨惨吹驼裘。捉手共笑语,顾瞻中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