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色酒舍归。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却忆清豀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
促坐重燃绛蜡,香泉细泻银瓶。一瓯月露照人明。清真无俗韵,久淡似交清。正味能销酒力,馀甘解助茶清。琼浆一饮觉身轻。蓝桥知不远,归卧对云英。
昨夜惊眠梅雨大,枕前窗上频敲。天明翻觉梦魂遥。起来看女伴,薰袖已香消。云锁房栊烟锁竹,卷帘水湿鲛绡。菱花低照拂眉梢。玉梳云发润,不喜上兰膏。
莫寻玄妙。我分明说破,修行关窍。战睡敌魔,忘情绝念,此是圣贤正教。饮食则定除疑,每日勤修觉照。
顿消缘虑。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
九龙舆。记春暮、幸蓬壶。琼囿敞,绣仗趋。年华与逝水俱。
如何是道。这一点、古今寻求颠倒。人人有分,个个不亏少。皆因动念错,染着处、便生烦恼。
禁鼓初敲,觉六街夜悄,车马人稀。暮天澄淡,云收雾卷,亭亭皎月如珪。冰轮碾出遥空,无私照临千里。最堪怜、有情风,送得丹桂香微。
这消息,几人知,独我全真好。大悟来,心地清凉,便分晓。本来面目常照。最玄妙。
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路盘深谷出岭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种桃依竹似迁家,邀对春风共泛霞。席上未观双舞凤,城头已觉聚啼鸦。匆匆跨马人归省,幂幂生烟树敛花。稚子候门知我醉,东方明月照扉斜。
月从东殿生,丛竹照修竦。叶间清露滴,枝上寒禽动。闲觉万虑空,静闻严鼓重。官烛翦更明,相看应似梦。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
忆昨结交豪侠客,意气相倾无促戚。十年离乱如不知,日费黄金出游剧。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雳应手鸣雕弓。桓王墓下沙草白,仿佛地似辽城东。
罢调金鼎道光辉,闻说闲园自种薇。书院日斜春睡觉,沙堤人静早朝归。吟穿竹迳僧同步,醉遶花庭蝶上衣。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
妻儿莫笑甑中尘,只患功名不患贫。自觉有文行古道,可能无位泰生民。烟村旧业劳归梦,雪屋孤灯照病身。投老绿袍未休去,九重天子用平人。
我闻天有二十八个星,降生下界为英灵。东方曼倩萧相国,至今留得终天名。又闻地有三十六所洞,洞中多聚神仙众。神仙负过遭谴谪,谪来人世为辞客。
腊月滁州始觉寒,年丰岁暮郡斋闲。官供好酒何忧雪,天与新诗合看山。日照野塘梅欲绽,烧回荒迳草犹斑。吏人散後无公事,门戟森森夕鸟还。
夜境沉沉寂,高城忽四更。山收霾净尽,月吐魄初生。已过三通鼓,犹残二尺檠。始疑千嶂合,徐觉半窗明。愿兔空留照,荒鸡太少情。应须烦玉斧,缺处更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