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驸马都尉王诜晋卿,功臣全彬之后也。元丰二年,予得罪贬黄冈,而晋卿亦坐累远谪,不相闻者七年。予既召用,晋卿亦还朝,相见殿门外。感叹之余,作诗相属,托物悲慨,阨穷而不怨,泰而不骄。
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饥得民。有二鹊栖其厅事,讫侯之去,鹊亦送之,漳人异焉。为赋此诗。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离合之意。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常七八。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
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锺声。百里见秋毫,构云有高营。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像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
蔡子勇成癖,剑可万人敌。读书百纸过,颖锐物不隔。开口取将相,志气方自得。偪仄何偪仄,未见有一获。萧条两翅蓬蒿下,未能生彼升天翼。焉能学堂上燕,绚练新羽翮。
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
培塿无松极,驾言出焉游。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尺蠖以时诎,其信亦非求。得归良不恶,未归且淹留。
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茫茫流水意,会有知意听。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昨夜梦故人,心颜少欢趣。自嗟弃有司,却言归山路。君王下明诏,群英翕争赴。焦鹏共挥翮,跛鳖亦骋步。
堂堂三元老,业履冠俦匹。蹇谔横秋霜,高明丽朝日。并道谒温宣,连科收甲乙。东南奠藩服,西北驰使驿。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无便於此。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
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入冬即大雪,人马有仆僵。土床炽薪炭,旃毳如胡羌。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敢言分非病,要是老益壮。平时嬾书疏,有答未始倡。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
人情所愿欲,莫若贵与富。是皆有命焉,非力可成就。予昔未有闻,无与发其覆。趑趄强干禄,时命适大谬。
剑外归乘使者车,淛东新得左鱼符。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雕得心肝百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少陵生在穷如虱,千载诗人拜蹇驴。
竟岁不得面,移书焉用频。我方得吾弟,今岂有斯人。海内友非少,谈间子独亲。醉余无浪语,尤见醉中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