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王室今如毁,仍闻丧我师。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人天无据,被依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
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点胸点肋独称尊,大口开张自矜伐。都卢住世七旬馀,四十九年瓷忉怛。赖有云门老破师,一棒当时要打杀。人人尽道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昔有支公者,曾为此山客。至今石磴上,犹存马蹄迹。寒泉出傍涧,散漫流不息。何人作大字,笔势甚奇特。
寂寞娄东寺,经过岁暮时。后凋霜柏古,乱点石苔滋。方外尊吾友,龙门得老琦。十年今几遇,早岁故相知。
木鱼一叫众僧聚,老夫登车欲前去。仰头见天俯见路,明明是昼不是暮。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将为是夜著,月轮已没星都落。
君不见秘书外监贺放翁,镜湖一曲高清风。又不见太子师傅两疏氏,东门祖帐罗群公。人生晚节良不易,颓波下下谁障东。使人知有在我者,二三君子为有功。
死生都怕。这轮回贩骨,如何得罢。不悟真常,强生枝节,性命了达不下。有中不解,无中无里,难明真假。
京师敢方泄边机,北耗传讹果是非。不见红旗加露布,颇传黄屋尚宵衣。南风不竞师将老,春水方生虏必归。何日灵台真偃伯,更无一点战尘飞。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说着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
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诵之一宫。郁青林兮对起,背绝壁之穹隆。独樵牧之往来,
奚李风流尽,法传外诸孙。常山陈赡子,怀抱自高攑。孰云胜潘翁,惟眉山公言。四海未尽试,一变归九原。
好在谈经老上人,冲风踏雪到江滨。百篇出箧自新得,一鉢随身依旧贫。终岁杜门逃俗士,为师设榻对修筠。蒲团藜杖焚香坐,此意此时无点尘。
雨馀春水压堤沙,柳未花飞蒲茁芽。清流激湍石佛寺,崇山峻岭野人家。大酉之山檀溪壑,春俗未改书成车。居夷骤得群贤集,惠风鼓动生精华。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
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辉赫。岂知钱郎节独苦,老作画师头雪白。
调丁团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万人。鸣金伐鼓别旗帜,持刀带甲如官军。儿妻牵衣父抱哭,泪出流泉血满身。前去不知路远近,刻日要渡黄河津。
水色碧沧茫,山势青周遭。壮哉杳渺峰,据此第一高。萧梁古道场,岁月湮蓬蒿。有来天师孙,远与朱叶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