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竹龙衔尾转山房,饮足寒清滴夜长。曾问鞠穷目眢井,为焚安息坐胡床。千山从此俱蒙润,一线才通未可量。六月炎方了无暑,谁知世上有清凉。
自我还故栖,再见炎与凉。朝游每含哺,昼坐常焚香。撷圃得奇艳,俯池鉴清光。不忧饥所驱,非为饱则颺。
喜公新就好林塘,方驾来游属盛阳。广厦阴凉回暑气,平波炎赫变秋光。酒中未免分清浊,身外何曾校短长。地胜人高多乐事,须知洵美是吾乡。
修修窗前芦,孤瘦倚青玉。心虚知夜凉,风叶乱相触。使我入幽梦,如在江湖宿。方兹困炎曦,爱尔眼中绿。奈何柔脆姿,行犯秋气肃。霏霏霜露中,菱荷等摧覆。大抵无劲节,不及岁寒竹。
三伏暑可畏,贫富方共之。雨忽兼飘风,凉与清气随。一饷涤炎暍,万里失蒸炊。大哉天地德,好生常所施。
纷纷朝市利名忙,唯有山林与寄长。枢相好奇聊玩物,道人弄笔欲专房。方嫌小景鲛绡窄,忽辱新诗茧纸香。潭府炎范无著处,聊将三伏助清凉。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两岸杉松翠荫长,轻舆连日得彷徉。绝怜林下朝还莫,不问人间炎与凉。睡起闲情方自乐,斋余归路未须忙。何时更向月溪去,愿著青鞋走侍旁。
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求此方。一雨如倾过众望,三登可卜见时昌。固知福地长无歉,尤喜炎天预借凉。耆老首为乡曲贺,唾成珠玉巧於装。
江海人推百谷王,可无膏泽惠炎方。五龙行水苏将槁,万顷秧田喜浸昌。不用饮冰被祛内,急须沽酒做新凉。却愁好雨催诗句,愧乏良材取次装。
尽日畏炎夏,随缘到上方。此心无势恼,何地不清凉。款话移禅榻,高眠背夕阳。衣巾并枕簟,长带佛炉香。
相识十五年,未有今日谈。沉沉千丈绠,窈窈太古潭。灵关乍掣锁,宝藏初抽函。为于万亿秭,出此一二三。
推枕欣朝凉,开户畏炎日。驾言城西游,滞懑去如失。山空秋易知,石近云屡出。穿松得古寺,随喜听讲律。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杨柳荫华馆,菡萏生回塘。薰风散炎蒸,积水生夜凉。长歌沧浪贡,可洗冰炭肠。主人不知爱,白头犹异方。
烈祖谋诒燕,冲人命绍龟。禁严瞻复古,缔创想当时。凤纪因多历,翚飞欲寝隳。端居常念此,凉德恐羞之。
.宋玉对楚王:“此独大王之雄风也,庶人安得而共之?”讥楚王知己而不知人也。柳公权小子与文宗联句,有美而无箴,故为足成其篇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衰老不耐暑,喜甚秋咫尺。秋来几何时,炮煮乃尔剧。老夫大失望,亦自愧两屐。青山吾故人,可想不可觌。
火数四百炎灵销,谁其代者当涂高。穷奸极酷不易取,始知文章基扃牢。坐挥长喙啄天下,豪杰竞起如蝟毛。董吕傕汜相继死。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宫商递奏,调笑入场。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碧云深处起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