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两行松绕垣,数个竹当轩。山主出何处,道人知不言。只携诗草至,尚觉磬声烦。俗奉医仙谨,儒家亦舍旛。
一瓯之闽古无诸,山奇水透真画图。霍童山在闽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神仙渺茫不可见,桑田沧海几迁变。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入门尘虑虑,盥漱得清泚。高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入门尘虑息,盥漱得清泚。高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
岳镇古所录,兹山谅其遗。忆从西江来,恍惚欣见之。初疑春雨晴,云物出怪奇。稍稍对岩壁,森森面岭奇。
江上秋来忆少年,龟肠尤觉病诗饕。调和索似三分酱,澒洞看如八斗糟。水怪重增风势恶,湘灵难禁雁声高。何当一雨洗烟月,为放清光归我曹。
我闻西灵鹫,幽奇冠龙舒。山神知我来,夜雨自涤除。篮舁犯霏微,敢惮石径纡。清风偃林柯,征衣尽沾濡。
夜静荷池叶翻翻,声如珠玑落冰盘。小窗客梦忽惊破,知是秋雨来池间。清晓阴云压前山,凉风飘萧起林端。病身便觉衣袂薄,蒲葵已作无情看。田家喧呼各相劝,年丰可望康籺宽。更愿朝廷念东南,吾侪自勉加盘餐。
十年尘土换华颠,一踏山根觉涣然。下界和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伏何堪照细泉。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箠问枯禅。
一笑相逢语上方,水云踪迹觉清凉。未论方丈葛藤话,且喜斋厨蔬笋香。闲拄瘦筇随意立,却愁款段入城忙。宿山更作他时约,枕簟茶瓜冷不妨。
枉度浮生八十春,休谈天数与人伦。长贫已是难糊口,久病那堪更累身。独把新诗娱晚景,谁将灵剂起痿人。若教得酒时时醉,醉里高吟尚绝尘。
松竹回环十里阴,一声啼鸟觉山深。道人睡足北窗下,一榻清风直万金。
秋色侵肌骨,还将鬓色侵。自来难会宿,安得废清吟。竹露滋丛菊,邻钟觉曙禽。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
偶因尘隙游灵石,不觉夷犹到夜深。坐对半窗山月影,参成一片白云心。螀著露更相调,老叶无风也自吟。分得僧床伴僧梦,梦阑诗料满山林。
画栋朱檐暴虎蹲,乱钟穿翠掩朝昏。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风埃几换行人鬓,博士元公扁却存。
晚风吹山空,闲步策藜杖。纡从砂涧头,行过崖石上。庵门耀金碧,中觉天地旷。神泉夜光灿,禽鸟互酬唱。
紫霄峰下有禅林,瓦结青瑶地布金。闻道灵溪才咫尺,携筇不觉后山深。
精蓝同占一青山,游子纷纷春自闲。要福乞灵从尔辈,独携筇杖款松间。
花日迟迟暖似烘,杖藜飞舞趁东风。野桥傍水柳先绿,山寺留春桃正红。信步听诗忘日晚,因言契理觉春融。莆田远在千山外,长使灵泉信息通。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