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吾州富佳山,修竹连峻岭。居然缚尘埃,一见辄心醒。岂知刺史宅,跬步閟清景。古木盘城隅,石径幽且迥。
旋移桐树占高冈,更喜松筠翠作行。檐外参差见林影,门前溶漾足溪光。天涯留落还相识,地上经营岂太忙。好事肯来三径在,已添篱菊待重阳。
山下清溪溪上亭,竹阴芳径眼增明。已知数日逢寒食,賸喜今朝作好晴。酒美故应容客醉,歌长不自觉诗成。春深准拟多行乐,却作花前送我行。
春事已过半,豫怀风雨忧。苦无亲朋乐,自携儿女游。丁山峙城南,老稚载一舟。狭径登诘曲,轩窗居上头。
官曹簿领无时空,一春蹙蹙尘埃中。溪南十里岩谷好,俗驾屡整无由穷。前时相邀雨断道,今时不雨天亦风。乃知书生不解事,每以悭涩勤天公。
草树天边碧,溪流雨外浑。仆夫经燕岫,筋力尽龙门。斜日当幽径,轻风度晚村。築场茅屋底,约{上四下各}似东屯。
半年懒向此经行,上巳重来雨乍晴。三径就荒春草合,一亭依旧暮山横。怅怀丘壑空陈迹,极目园林不胜情。老境何堪风断雁,倚栏挥泪咽溪声。
竹舆哑轧晓烟收,苍玉岩巉万里秋。路转羊肠回草径,溪分燕尾绕沙洲。爱山有癖须还债,觅句无工是不休。晴得几时尤更好,桂花蓓雷作针头。
十里南溪路,思君一望间。黄花秋色老,红叶露痕殷。似说亲朋集,遥知杖屡閒。徘徊松径晚,踏破紫苔斑。
黄梅西去一舍许,奔走龙天瞻四祖。师今何往昔何来,占断金沙长作主。须知至道本不灭,岂独高名固非取。偶传衣钵断三世,遂配云中诏千古。
窄径下深竹,有堤平若席。开樽荫密树,正见溪水碧。游鱼出柳根,翕忽无定迹。酒行不须遽,月色林上白。
抑疴积闲纵,世味颇能淡。惟于山水娱,自谓老不厌。况兹伊洛间,久畜游赏念。幽扉深隐竹,小约度平堑。
高僧酷爱翠云枝,雨后新阴翠入衣。为恨烟溪生处远,自寻云径劚将归。有时风雨闹不解,只恐蛟龙活欲飞。好向繁梢结秋实,丹山正是凤凰饥。
闻道天台谦上人,溪鱼野鸟共忘形。林间无事结跏坐,石上更安圆觉经。定处只应山鬼护,讲时还有海龙听。何年蜡屐缘云径,一叩灵仙不死庭。
寂寞湖边寺,荆溪目已瞑。窗云犹晓白,竹径自寒青。野鸟悲吟动,门人感涕零。里无梁补阙,谁可法师铭。
檐铎无声鸟语稀,径深钟梵出花迟。日长遍绕溪南寺,未信东风属酒旗。
我登姑苏台,笑指前溪水。水从具区来,古色映清泚。明朝泛秀之去,两岸杂苹芷。萦纡知几曲,举目皆可喜。
清游如省隔世环,身系组绶心溪山。此亭攫踞山水上,羡君脱屣尘埃间。不应室迩嗟人远,时上风烟慰衰晚。怳如坐我天姥傍,长啸付杯揖云巘。
雪后缄诗送春燠,何异祠坛起只肃。吟哦三叹思答报,几欲挥毫纸随缩。多闻实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别君方看月弦下,及六仅比羊胛熟。
吴山那可说,已觉心耳静。忍事如忍欲,可遏不可骋。人生如此耳,黄白满朝镜。宁怀斗升粟,不理东南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