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先生曾此濯尘缨,七里寒滩分外清。少日决科虽失意,全家肥遁岂无成。蛟龙窟宅身如寄,泉石膏盲诗有声。虽与子陵同一律,不将丝线钓虚名。
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羁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流年与我同。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
南来富寿冈,形胜此蟠结。岑竮戴高台,栏槛了风月。萧滩曳长烟,合草炯残雪。江流当带横,练练浮木末。
清溪可怖亦可喜,造化于人真虐戏。轰雷卷雪鬓成丝,一掷平生来此试。险绝无双是乳滩,舟如滚石下高山。画楼正倚黄昏雨,岂识江间行路难!
遥松烟未销,近竹露犹滴。石峰矜孤锐,喜以江自隔。清潭涵曦紫,碧岫过云白。回瞻宿处堤,路转不可觅。
昨宵望石峰,相去无一尺。今日行终朝,秪绕石峰侧。石峰何曾远,江路自不直。仰瞻碧孱颜,清峻如立壁。反覆得细看,何必更登陟。
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风鬟照玉镜,素练萦青屏。我本山水客,澹无轩冕情。尘中悔一来,事外怀孤征。忽乘沧浪舟,仰高俯深清。餐翠腹可饱,饮渌身顿轻。鹧鸪不相识,还作故园声。
蒙松睡起揽诗编,信手翻来诵数篇。忽有篙声仍绝叫,隔篷知是上滩船。
行人都上半山青,记得前朝傍险行。左右回身看不彻,两边已失一滩声。
一声霹雳霁光收,急泊荒茅野渡头。摩舍那滩冲石过,曼陀罗影漾江流。山才入眼云遮断,船欲追程雨见留。夜宿清溪望清远,举头不见隔英州。
过尽危滩百不堪,忽惊绝壁翠巉巉。倒垂不死千年树,下拂奔流万丈潭。隔岸数峰如笔格,倚天一色染春蓝。真阳此去无多子,到日应逢三月三。
滩雪清溅眸,滩雷怒醒耳。落洪翠壁立,跳波碧山起。船进若战胜,船退亦游戏。若非篙师苦,进退皆可喜。忽逢下滩舟,掀舞快云駃。何曾费一棹,才瞬已数里。会有上滩时,得意君勿恃。
破晓开船船正行,忽然头上片云生。秋江得雨茶鼎沸,怒点打蓬荷叶鸣。远听滩喧心欲碎,近看浪战眼初明。夜来暗长前村水,绝喜舟人好语声。
为爱溪流箭样湍,戏抛乱石障清澜。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整北移南教尽怒,从朝至午不知还。便饶灩澦三巴峡,也当龙门八节滩。
清江斜抱岭根来,暗石冲波却倒回。幸自琉璃青一片,落滩碎作雪花堆。
旧时月过女墙头,风雨摧颓废不修。地老天荒无处问,松声滩响替人愁。祥刑使者来何暮,吊古诗篇清更幽。收拾江山入怀袖,却皈讲席进鸿畴。
剌船又入峡山间,江水初平失恶滩。道是峡山天下险,老夫令作坦涂看。
鹿苑滩头秋月明,使君辍棹爱江清。尘埃一段思归路,已听荆州渔鼓鸣。
舟轻不畏险,逆上子陵滩。七里峡天翠,千里云木寒。古祠鸣野鸟,乱石激春湍。正与高怀惬,宁歌行路难。
下得寒滩水漫流,山平水远更清幽。几何舟楫随风去,唯有渔人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