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昔我未去国,幽栖淇上村。分辞侠少事,喜与农老言。农老孰追从,四邻皆世婚。机中工织妇,籍上成丁孙。
圣主重行幸,六虬法乾旋。北巡初避暑,东祠已祈年。群官从清尘,粲若星丽天。前扬豹尾竿,左靡鱼须旃。瀚海通汉月,萧关绝胡烟。愿奉千龄乐,皇躬长泰然。
生身有五乐,居洛有五喜。人多轻习常,殊不以为事。吾才无所长,吾识无所纪。其心之泰然,奈何人了此。
车尘蔽重城,俯首但闤阓。谁知达观亭,自与空阔对。青山接檐楹,白塔见云外。迢遥眼界净,妙处心境会。
茱萸缀席落新堂,丞相诗锋不可当。九日绣筵吟节物,十年黄合运阴阳。酒边和气忘公衮,风外清歌出女墙。宾去每来安正坐,泰然德宇发天光。
赤云蔽层霄,旱日作炎酷。解带荫广厦,肤汗发如沐。世无广寒宫,何地避蒸溽。嗟嗟尚未已,里胥报甚速。
一室类蜂房,为食来穷山。仅救饥火煎,跋履恐雕年。平生丘壑念,回首鱼脱渊。乡居何许家,菰茭满中田。
士贫亦常事,但视其所依。苟能依于道,暮景亦有辉。渊明生乱世,初不求奋飞。为贫聊一出,违己即方归。归来坐衡宇,无粟可疗饥。作诗咏贫士,泰然曾不悲。
信使频驱传,元戎罢枕戈。茅茨随处有,禾稼望中多。寓舍时吴语,丰年半楚歌。泰然真乐土,谁为挽天河。
见说蓬瀛上界连,谁知只在眼眼前。但须牢踏脚根地,更要放开心里天。世事可怜旋磨蚁,人情争慕集冠蝉。若教禁脔曾知味,不似鱼羹饭泰然。
欲系银章望日边,先裁彩服拜亲前。自家及国欢情一,以顺移忠喜事连。兔管鸾笺松字日,金风玉露菊花天。十分领取无穷寿,否极如今合泰然。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小槛俯澄鲜,龙宫浸浩然。孤光悬夜月,一片割秋天。浅派胤沙草,馀波漂岸船。聊当因畎浍,披拂坐潺湲。
快雨疏风六月凉。貂蝉人著彩衣裳。肃然心拜玉炉香。相国趣还调鼎鼐,潘舆指日下潇湘。秋来江上接归航。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