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放汝孤猿任自由,万山云树正含秋。不知今夜啼明月,又使何人泪暗流。
政尔双泉忆旧游,柳江闻又有归舟。谁能不作千年调,梦断真成万事休。倾盖向来情莫逆,奠刍无计泪空流。重云已失鹍鹏影,愁绝沧浪一白鸥。
长桥下压蛟龙宫,岸上人家如镜中。道人卖药临溪水,医得青蛇是龙子。报恩不受千金珠,龙伯亲传海藏书。门前扶杖人如市,妙术何愁三折臂。燕支山前白草秋,冷入金疮泪欲流。安得金丹从尔乞,提携玉龙还向敌。
作邑古循吏,于今鲜与俦。有生持正直,不变是宽柔。食淡亲常喜,官贫俸莫酬。尝寮吾有愧,执綍泪交流。
不堪离乱后,重别旧交游。到处无青眼,归家空白头。风霜秋一叶,山水暮多愁。后会知何日,临溪泪欲流。
吴王废苑又逢秋,门外沧江日夜流。有泪不同儿女态,此心多为圣贤愁。蓼开南浦雁离塞,月上前峰客倚楼。金户玉堂无梦到,云山亦足比封侯。
衙斋寂寂五辛盘,老树空庭雪片寒。岁月速如将去客,风烟淡比乍辞官。投林羽幸离樊苦,纵壑鳞今乐网宽。红烛也随人惜别,当筵流泪不曾干。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 一作:愁予)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