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净绿环城亦何有,跳锦潜银不容取。尚余翠盖拥红妆,两两三三早秋后。秋官公廨临池傍,结筠为筏开轩窗。落日轻风泛船好,欢呼取笑徒相望。
总角嗜学问,於心期可收。岁月如逝水,倏忽十十秋。纷纷何所得,俗士难与谋。夫子四海士,不数韩荆州。
雨老苔荒墨色昏,汉人两序姓名存。六经丝竹升堂后,千古衣冠此地尊。但使高文无废祀,只今扬马未招魂。寥寥蜀学谁为倡,东去江流注海门。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
潇湘少驻便经年,自信孤忠莫问天。果为冕旒勤注想,不容泉石得高眠。
澄江少日曾经行,高城傍有长江横。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申港引潮深无声,万顷灌注滋农耕。战国今几二千龄,黄歇此地犹垂名。
平时感叹屈灵均,离骚三诵涕欲零。向来传注赖王逸,尚以舛陋遭讥评。河东天对最杰作,释问多本山海经。练塘后出号详备,晦翁集註尤精明。
疾风吹倒庭前树,更有飞来雨如注。终朝畏暑自脱巾,亟起收书不能屦。前山云重如泼墨,坐想溪流高数尺。是间无乃隔分龙,点滴才堪清几席。
着履上崔嵬,呼儿注瓦杯。千岑经雨后,一雁带秋来。野艇乘潮发,山园逐主开。余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
丈人气湖海,合卧百尺楼。引袖麾八极,无处豁前眸。肯以治城志,而忘天下忧。窘步争径捷,危炊迷剑头。
伟王人之典学,本天纵之多能。续六艺之绝业,环诸儒而讲明。璧跗蔚其流芳,琼字焕其腾英。居蠖濩而储精,炳龟龙而效灵。
冰丝实瑟无胶柱,事省庭空引泉注。为有心随水色清,从教竹傍山腰去。循除虢虢潺湲,华襟湛彻生灵根。纵使婆深池自满,尚嫌鲤跃圆荷翻。
君不见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与竹深相投。君不见陶渊明,徽弦不具之古琴。东篱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图传至今。
我无王书二千六百纸,空有六经四十三万字。荒山寒入雪夜灯,三十年来无本子。壁鱼不生糊法死,君欲如何染君指。石炉煮饼深注汤,自向胸中相料理。
黑头期汝作东亭,短发愁予对杜陵。髠者此时今守积,颖乎平日尔诚能。屡题秀句文如凤,几注仙经细似蝇。可是诗人偏爱惜,诗人双鬓渐成僧。
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下车著芒鞋,扶杖陟罔路。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初登黄茅岭,稍入青箬雾。
倾盖论交意已倾,断弦重续喜君听。山川妙意藏千古,天地神机在六经。朝夕事皆翻覆手,古人情寄短长亭。涛江君往观秋注,万顷涨溟无浅行。
泠泠竹日澹疏篱,{左氵右亹}{左氵右亹}溪流注小池。红菡白苹当夏日,冷烟寒雨过秋时。主人颐燕闲情适,客子经过心事违。行役匆匆无丽句,漫批山木写吾诗。
百卉得雨露,华滋巧相娱。但知说姚魏,河洛竟何如。我方悟吾生,笺经未成书。安得小学师,从之注虫鱼。
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风。脱险鼋鼍畔,问津桑枯中。俯窥清夺魄,回望渺吞空。委注虽天力,经论是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