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倾盖论交意已倾,断弦重续喜君听。山川妙意藏千古,天地神机在六经。朝夕事皆翻覆手,古人情寄短长亭。涛江君往观秋注,万顷涨溟无浅行。
辟书朝东来,海上便拟寻蓬莱,坐令斥卤皆春台。辟书暮西至,颁春又拟陪千骑,江水江花尽和气。
吾闻楚乡江山多胜处,今之楚观尤得江山趣。万象排拶索应酬,丹青阁笔无所措。大则湘水小临蒸,众流合派银河倾。陶写秋气浸明月,夜波爽透百雉城。
邵子花开二十四,吟诗惊动洛诸公。我家两株三十枝,欢喜亦与邵子同。作诗七绝恼正仲,过旬不见回邮筒。正仲材高气浩博,鄙我琐细无豪雄。
山程十日不见江,前日初逢黎渡水。牵车又到渠江畔,漾漾翻波意尤美。今朝嘉陵江水宽,危峰大石更巑岏。棹儿艇子呼晚渡,亦刜钲鼓推标竿。渡头枫绿蔷薇密,我宿山南雍城侧。细思青史什邡侯,君恩何似嗟来食。
六祖求衣从岭出,六祖得衣从岭入。半夜抽身不露机,凹头解担犹留迹。上人家住江之西,仆仆而南休所觅。雅意真诚为衣求,衣已不传那可得。
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
落魄高人,拚百万、青铜一醉。挥素手、朱绳一抹,四筵惊起。催织寒虫秋弄月,叫群独雁天水。更黄鹂、紫燕对春风,争繁脆。
为忆当时,沉醉里、青楼弄月。闲想像、绣帏珠箔,魂飞心折。羞向姮娥谈旧事,几经三五盈还缺。望翠眉、蝉鬓一天涯,伤离别。
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赏会心那可数。独爱黄陵古庙前,四水粘天迷浦溆。胸中历历着山川,有句如枝不容吐。欲将写作无声诗,笔底愧非韦与许。
污渎横鳣鲸,蝼蚊得而制。所据非所容,悲欢生贾谊。吾疑洛阳叟,所见未超诣。卷之不能伸,无乃为形累。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1],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长江从天来,意欲以地分。西山避之逃,东山开为门。木石所不捍,土沙固随奔。东西两随海,势已无完坤。
山形郁盘陀,石路随直纡。荫松坐兴长,饮泉百烦除。忆望江上楼,采翠横晴虚。爱之不能去,取席卧与俱。
大山宫,小山霍,欲识山高观石脚。大波为澜,小波为沦,欲知水深观水津。营丘于此意独亲,杜侯所与复有人。不见李侯今五载,苦向营丘有余态。
咸雍山河互王霸,泾渭为隍城堑华。曲江台沼备豫游,秪与画师供入画。长安城西山万重,昆明烟浪绕新宫。新蒲细柳春风里,万户千门佳气中。
新雨路少人,公子有佳招。下马语未竟,西城趋连镳。初云眺江阁,忽欲登山椒。陟巘践跷踊,舍鞍升迢嶢。
两夫持鎌行我先,巧寻径路其智专。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气已出层峰巅。何郎鲍叔饱经历,胜处一一手自编。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