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河图一画人文现,书画已在羲皇时。鸟迹科斗又继作,象形取义日以孳。肖形求贤在商世,书画从兹分两歧。秦汉画工可指数,笔迹已远不可追。
唐朝绿野相,宋代独乐公。起居候夷狄,姓氏传儿童。古人不可作,谁是间世雄。我公后其人,德业正尔同。
曲磴回谿数百重,汉皇行幸有遗踪。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便应别著登山屐,策杖高寻玉检封。
江水东流西日斜,刘郎綦迹尚天涯。昌华苑外裙腰草,玉液池边鼓吹蛙。隔垅牛羊闻牧笛,遥林灯火见渔家。当年翠辇曾游地,留与东风长稻花。
汉浦扬帆秋水高,青山小朵出林梢。浪开日闪江豚背,草乱风翻水鹤巢。破产曾无匡国计,辞家徒有故人袍。长年三老歌相答,一夜霜华入鬓毛。
汉宫有明月,秋风悴碧枝。紫苔绣壁带,积翠隐罛篱。夜久星河变,人来鹦鹉知。旧恩随露泻,余欢与日移。
片玉山中结草堂,门前流水似沧浪。竹阴覆几琴书净,花气薰窗笔砚香。四海诗名唐李杜,一时文彩汉班杨。近闻高士增新传,好纪淮南老更狂。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岘首一登眺,春城花草繁。江山回楚国,烟霭散荆门。水阔晴空写,风高夕浪翻。襄阳冠盖里,甲第敞朱轩。
甲子周天事好还,关河响动剑光寒。秦川草木多如荠,时倚楼阑直北看。
海山之湫龙所宫,溅瀑下赴声琤琮。碧*大士何许主?爱此匹练飞冥蒙。偶然宴坐百千劫,神力悲愿俱无穷。向来火云挟日走,沙煎日烂千山童。
忆自南昌返故乡,移家来就镜湖凉。鹤雏养得冲霄汉,松树看成任栋梁。手版永抛贫亦乐,肩舆时上老何妨。平郊东望江城近,隐隐清笳送夕阳。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月黑叩店门,灯青坐床箦。饭麤杂沙土,菜瘦等草棘。泰然均一饱,未觉异玉食。我岂儿女哉,口腹为怨德!古人耻怀禄,不仕当力穑。从今扶犁手,终老谢翰墨。
丹碧参差盛一时,殿楹三秀见金芝。汉庭漫道多才杰,天马何劳作颂诗!
诗人今代谢宣城,举手新年章子平。雨剩风残忽春暮,花催草唤又诗成。五湖烟水三冬卧,万里云霄一日程。老里睡多吟里少,旧来句熟近来生。
有客改南辕,春郊驻祖筵。罇寒禁火国,风暖浴沂天。茂草平无际,残花惨更妍。鹿鸣偕计近,簪盍约初年。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倒。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横吹声沉,倚危楼红日,江转天斜。黄尘边火澒洞,何处吾家。胎禽怨夜,半乘风、玄露丹霞。先生笑,飞空一剑,东风犹自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