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璃玻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一尘不向山中住,万象都从物外求。醉吸清华游碧落,更于何处觅瀛洲。
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余旧作《凤咮石砚铭》,其略云: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已而求砚于歙,歙人云:子自有凤咮,何以此为?盖不能平也。奉议郎方君彦德,有龙尾大砚奇甚,谓余若能作诗少解前语者,当奉饷,乃作此诗。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拔出飞鸟上,图画难为容。闻昔有幽人,扪萝追赤松。遗形此古室,孤坐鹿裘重。
昔在历阳时,得子初江津。手中紫团参,一饮宽吾亲。舍舟城南居,杖屦日相因。百口代起伏,呻呼聒比邻。
孟光求嬁得梁鸿,无下相随不讳穷。卓荦才名今日事,萧条门巷古人风。五噫尚与时多忤,一笑兼忘我屡空。六月尘沙不札贷,泫然搔首又西东。
朱颜去似朔风惊,白发多於野草生。挟策读书空有得,求田问舍转无成。解鞍乌石冈边坐,携手辛夷树下行。今日追思真乐事,黄尘深处走鸡鸣。
我所思兮在彭蠡,一奁寒晶径千里。天低绀滑风静止,月澹星渟尤可喜。亦复可怜波浪起,琉璃崩嵌涌颠絫。万斛之舟簸一苇,超邑越都如历指。
靖节爱吾庐,猗玗乐吾耳。适野无心諠,吾今亦如此。纷纷旧可厌,俗子今扫轨。使君气相求,眷顾未云已。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秋风送纨扇,终日御瑶琴。只可自为乐,不求人赏音。无心问轩冕,此地即山林。堪笑红尘客,飘零雪满簪。
每事再思过,参之以古今。唯求合天理,毋妄用吾心。和气生琴室,清风动竹林。所居虽近市,不许市尘侵。
穷士病且饥,古今同一流。身安腹果然,此外吾何求。判司诚卑官,未免尘甑忧。穷山更瘅暑,惫卧不举头。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