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稍稍江上雨,声入窗壁寒。悄悄舟中人,曲肘自枕眠。安卧不成寐,起坐浩长叹。离家日逾百,行路忽已千。
漫郎专一溪,万事俱不理。胡为堕我相,名字出奇诡。山林轩冕欤,等是寄焉耳。程公傍亭意,道眼深照此。
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飞尘不可入,竹树围清涟。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
偶然思玉仙,便到玉仙游。兴尽未及郭,玉仙失回头。成毁俱一念,今昔浪百忧。未知横笛子,亦解此意不。春风所经过,水色如泼油。垂鞭见落日,世事剧悠悠。
三枝筇竹兴还新,王丈席兄俱可人。侨立司州溪水上,吟诗把酒对青春。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衔杯乐圣便称贤,无酒犹堪卧瓮间。使者在门催仆仆,麯车入梦正班班。不烦白水真人力,来自青城道士山。千载王弘同并美,未应杞菊赋寒悭。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寒暄俱可至,徒倚不知还。
引却蜂衙一事无,求师尚友圣贤俱。激昂意气中兴颂,收斂身心太极图。畲火明边饥虎过,渡船声外老鶬呼。江南云水宽多少,万里深山着此臞。
故人寒踏龙门路,来听深山唱竹枝。半世向人长落落,几回於我独奇奇。淡交似水有余味,薄俗如云无定姿。一点青灯俱白发,相看不语只心知。
西来一鹤山泽臞,春风六辔闲且都。公余镜月昼阴寂,睡起手校群芳图。海棠酣透燕王邸,豹血深染重氍毹。昌南别派更奇绝,丰容靓饰香生肤。
万绿梢头眼,双江合处城。山如人有立,水与市俱横。啼鸟春风暖,飞花晚照明。笙歌推使去,缓屟当车行。
於皇永昌陵,食龟大梁都。坐控天下枢,卜世周鼎俱。圣贤六七作,夷夏同康衢。怀鸩玩积安,厝火忘细娱。
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
汨罗江山水呜唈,鱼鳖不知老龙泣。徒棹龙舟何处寻,何不办取屈原生前一枝楫。大吴江头伍侯庙,夕阳满树闻啼鸟。行人过此焚纸钱。
西风黄叶满秋城,水鸟飞无沙碛腥。淮浪白如头似白,沔山青与眼俱青。何人得见莲花女,此地空余江汉亭。一自郑生双佩断,幽情渺在蓼花汀。
乌飞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山河大地几年尘,阴阳颠倒入玄谷。
阴晴荏苒风吹霜,山北山南稻正黄。照涧芙蓉何绰约,掠云鸿鹄向微茫。心同秋水与天远,夜折岩花和月香。岭海青红俱在目,先随夕阳入诗肠。
三面俱江一面湖,古今画作水晶图。门临车马红尘道,身在冰霜碧玉壶。何道两山俱翠紫,霅苕二水合清污。岸头笑与黄冠语,为问东林沈在乎。
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气温貌古风骨粹,如入魏国逢轲叟。前趋王事难少留,兀若洪钟未遑扣。穷秋忽闻感疾恙,斗蚁入床扬左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