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闽海西来山复山,白云深处见禅关。幽岩风细莺声缓,古寺春深鹤梦间。游子从来悲草绿,老僧浑不计花残。笑余犹是红尘客,尽日攀跻行路难。
寒峰苍削露痕晴,残雪遥疑宿冻云。茶话尚馀清绝趣,半瓯真味许僧分。
八十衰翁有底忙?水边山际亦伥伥。清溪桥断舟横岸,小坞梅残雨渍香。数点青灯经野市,一炉软火宿僧房。自嫌尚有人间念,却为春寒怯夜长。
垣屋参差竹坞深,旧题名处嬾重寻。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长吟未断清愁起,已见横林宿暮禽。
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榔栗。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楚公仙去几秋风!巷陌萧条旧隐空。遗老即今无处觅,断香残照泪痕中。
道远晨炊米,风和昼减衣。花残孔官庙,苔满葛仙矶。剩欲寻僧话,先判秉炬归。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
僧庐土木涂金碧,四出徵求如羽檄。富商豪吏多厚积,宜其弃金如瓦砾。贫民妻子半菽食,一饥转作沟中瘠,赋歛鞭笞县庭赤,持以与僧亦不惜。古者养民如养儿,劝相农事忧其饥。
东奔西走肯徘徊,言语相残听鼻雷。未料此生终作底,可知不为学诗来。
花开花落古东溪,賸馥残膏今在谁。后世那能接光焰,上人聊复问藩篱。散花高座真无事,乞食空肠仅不饥。急唤清风下佳树,尽吹尘土出诗脾。
雪汁融融溪棹回,此山林竹亦佳哉。看残未了槐岩在,笋蕨反时又一来。
迅商呼不来,午汗如翻浆。道人空万缘,解后赞公房。虚室千世界,圆满一钵囊。碧云护兜率,白日照普光。
县如残寺裹荒城,僧干穷缘耐苦声。虽把慈悲供日用,可能方便徇人情。四明山背看云近,九里湾头呷水清。支遁后身偏念我,惠来诗好愧兼荣。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寺前寺后木弯环,殿里庄严佛一般。衲子开窗还礼拜,生株何用巧彫残。
秋风吹行衣,旧山逍遥归。斋盂涤空潭,古磬敲残晖。须知高静怀,杳与尘俗违。
江寺期终老,清香讲次焚。月怜秋后见,潮爱夜深闻。古木青阴合,残云静片分。相怀未能去,来雁又成群。
白云高卧者,滞疾阻相寻。信断沧洲阔,房扃翠岳深。寒虫藏坏壁,庭树滴残霖。早晚同闲话,孤灯照苦吟。
风水分双洞,幽奇类沃洲。猿吟清彻夜,山色冷宜秋。云拥阶前石,钟残竹畔楼。贤哉白太守,五马旧曾游。
一性本为明,返为群物迷。境净皆径山,心清即苕溪。启扉迥临湖,湖宽觉天低。花木春艳艳,松竹凉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