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锺厥美。西京御史府大夫,父兹子忠不惜死。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
先生有道无守田,长歌击壤醉伊川。今式玄冢高嵩峦,嗣子诗礼老益端。少从父友学其难,一书百读口角涎。父友寸步简策边,声名九州四海宽。
常润特令赐吴楚,从此钱氏政相宜。江山阅世无今古,金石何年有合离。小谏纵歌文史外,侍郎决策甲兵期。只寻旧墨题新榜,念尔邦人肯扰之。
君不见少陵有客字子美,三赋献罢胡尘起。招魂收泪谒行在,宁论家室三川里。云寒日淡剑阁深,翠华望断尘埃底。狼虎食人大道傍,回首妻孥须怖此。
先生之子征聘日,自当黉舍称先生。即今白头青眼绝,空持短策长安城。汉宫雨露一朝到,剑阁山川五马行。既成诗书邹鲁俗,难忘家世伊洛情。
望山山在背,不觉首屡回。策马欲倒行,道路良艰哉。白云尚相寄,为带山色来。昨日登临处,今日谁徘徊。安得玉女水,为我洗尘埃。不解伴松老,宁忍被鸥猜。日与物为遘,此眼向谁开。
北客而南征,蹇产非所志。问津人尚绝,後来狂避世。流离窜斥者,其数非一二。风流称南朝,文物始佳丽。
我见刘颍川,昏困不暇寐。忽还便娟儿,白日思寝被。此头各未白,相逢当有地。讵惜草草别,但嗟言负意。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每陵何所有,麋鹿画成行。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前年寒食节,待诏直内庭。休暇百官出,独掩深严扃。近侍不敢醉,赐酒空满瓶。闲就通中枕,时闻索上铃。
申湖在陕服,自昔名所重。许昌遗唐律,人口尚传诵。旧迹固蓁莽。胜概犹出众。
治象难言说,风谣采道涂。太平于此盛,旷古以来无。腰笛童鞭犊,烹葵妇馌夫。文如未见者,尧岂可名乎。礼乐河汾策,衣冠洛社图。□□工黼黻,笔力若为摹。
手援鍪弧先奋呼,盛气直传入国都。屈盘硬语押险韵,有似兵家使诈愚。专场自矜觜距黠,覆军讵意肝脑涂。堂堂老将号令肃,中营外栅如联珠。
立德尤高似立言,常嗟此语欠精论。邺侯架冷惟书在,董子陵荒有策存。太息晚犹条世务,大招未易返骚魂。薤歌不尽云亡恨,直待碑成慰九原。
初作衡山香火缘,不教俗事到吟边。清狂畴昔有三藁,警策即今无一联。汝辈未宜轻宿士,此翁犹及见先贤。丁宁稚子收残草,他日笺家要谱年。
翁已鞭鸾上九霄,此郎虽小亦清标。斯文尚有嫡传在,每见能令人意消。身退吾难论一鹗,才高君必中双雕。汉廷急士将亲策,想见诸儒避董晁。
德远先生学者师,此郎超诣可传衣。凌云才子声名早,煮海粗官气力微。二尺檠商今与古,三家村有是和非。直须满了葵丘戌,策杖溪边待璧归。
此君词翰逼晁秦,万鹄袍中少拟伦。色笔探怀如有助,朱衣点首岂能神。长安市素多游侠,天子廷曹怀士人。玉座临轩亲发策,可无鲠论披龙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