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蕉心擢秀占文庭,润沃偏宜雨露声。已向杏坛新表瑞,莫嫌花谱旧无名。决科此日先幽谶,记异他年见史评。况有能诗贤令尹,直将美事付群英。
壮岁高科晚一麾,江涛如此幅巾归。书生何限经纶意,曾共危阑送落晖。
宰士当年棣萼情,世科心许白头登。诗书早已传家学,场屋谁知负夜灯。老矣尚余英气在,嗟哉独慕善人称。一经分付曾何憾,看取于门自此兴。
后山与简斋,仅年四十九。诗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予幼初学诗,一日赋一首。颓龄忽七十,诗果传后否。
六十衰年万事尝,西风回首战争场。科名官职俱虚幻,学问文章总废忘。死见几人饶酷毒,生怜此老尚昂藏。故应许似篱边菊,百种花残独傲霜。
丁日释奠集儒士,戊日赛社驩农民。四海干戈万事革,独此仿佛殷周因。古礼仅存吏治落,农极憔悴儒尤贫。章甫行市笑骂众,夫须服田科敛频。
先祖五男子,其下八男孙。白首涉患难,仅余二老存。兄昔健如虎,行步疾飞奔。长眉具寿相,修髯当风掀。
二三十载乡闾师,黄纸初除专讲帷。溧阳虽小亦新郡,学廪粗足晨昏炊。曰事未然缺次远,槐宫尚需蝉再嘶。士食天禄行或使,暗中自有神扶持。
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可学而不学,是谓自暴弃。俯首就佔毕,又患学不至。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其字科斗或鸟迹,或篆或籀煤傅漆。未有今人所谓墨,晋发汲冢尚可识。地中间获钟鼎刻,文为之具未为极。
田间夜打稻,茅茨耿明灯。客行过篱外,吠犬似可憎。放马啮露草,小憩寒塘塍。坐念今民间,贪吏无与绳。
吾州斗大城,辛丑爇于火。予时年十五,天地一蜾蠃。窜身城北门,尚忆双髻鬌。秋暑七月半,汹涌沸炎堁。
扬子云易为太玄,邵尧夫易为皇极。温公之易曰潜虚,观物行成有七易。环圆其形刳其中,圆则能转中则容。譬如门牡必有牝,环中居士心与同。
科场久废不曾开,一扫千军谩有才。今日毛锥无用处,功名不自此中来。
莫君江南佳公子,才华秀拔春兰馥。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酒量逡巡百盏空,诗锋顷刻千毫秃。我从识面已忻慕,每恨往还心未熟。
仲冬阴气积,严霜冻郊坰。居人犹念寒,子有万里行。此行勿云远,去路青云平。骅骝无蹇步,鸿鹄有修翎。
我本丘壑姿,脱巾为谋食。随牒几推迁,铜章领岩邑。初期窃馀閒,焚香弄书册。文法何苦多,日力不暇给。
春风恼百物,物物不禁渠。水为盎盎绿,柳亦毵毵舒。芳菲遽如许,流光亦须臾。谁令更别离,此恨当何如。
岷山中断洮水来,分入西湖浸城址。一落城阴不复回,余波日转臯兰尾。阴风凄冽寒气早,愁雾惨澹边思起。谁辩秋水澹无情,默观意亦有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