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啖鳆鱼人未识。西陵衰老繐帐空,肯向北河亲馈食。两雄一律盗汉家,嗜好亦若肩相差。?莽、操皆嗜鳆鱼。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
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汉州。有道士尹可元,精练善画,以遗火得罪,当死。君缓其狱,会赦,获免,时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为李氏子以报。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妇,梦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孙。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燕居故可乐,病卧翻可怜。身闲傥更健,其人半神仙。既无扬州鹤,龙钟任吾年。南齐深而明,略似西江船。
野外行吾意,城中寄却愁。半秋三夜月,千古五湖舟。涌地金芒发,行天玉镜流。珠星沉不现,银汉黯如收。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却借楼船须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我公四海不数人,小烦江西作好春。落霞秋水只似旧,如何入笔事事新?即今诸公方衮衮,一老不应闲里顿。政缘山水太殷懃,日夜叫阍乞此身。二天去人忽觉远,两地起公端不免。苍生未要怨东山,未必东山当此怨。
黄蜂作歌紫蝶舞,蜻蜓蚱蜢如风雨。先生昼眠纸帐温,无那此辈喧梦魂。眼中了了华胥国,蜂催蝶唤到不得。觉来匆见四摺屏,野花红白野草青。勾引飞虫作许声,何缘先生睡不惊。
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飕。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日月水东流,音容隔悠悠。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平生凉薄资,埏陶误大窰。谁知此石怪,愈沃乃愈焦。崑崙织火鼠,顿易鹑衣飘。荣我丝苏附,免此蒲柳凋。服之雪漫白,长袂风摇摇。表之以雾縠,缘之以烟绡。振衣从姬满,佩玉游西瑶。
群动入夜息,我归亦安眠。脱我身上衣,援枕体晏然。朝日常营营,有生不可闻。羲和戢其光。
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古田小纸惠我百,信知溪翁能解玉。鸣碪千杵动秋山,裹粮万里来辇毂。儒林丈人有苏公,相如子云再生蜀。
秋阳沈山西,委照藩落下。雾连云气平,蒙蒙翳中野。空村晚无人,一二小蜗舍。老翁止客宿,乔木縻我马。
喜动神仙屋。正三秋、长空月满,又逾一宿。传道垂弧当此日,缘是蓝田生玉。更子舍、新归婉淑。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後先。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泽师种竹三十年,竹成满院生绿烟。苍龙子孙太繁盛,分领眷属来渭川。藏风蓄雨荫殿壁,不敢辄近寒森然。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
秦岩昧旧闻,胜会非复常。异哉五里秘,发此一日狂。篝灯破大阴,拄杖入仙乡。散途杨梅实,承磴菡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