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远冈延圣祚,平地载神州。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诗人多清峭,饿死抱空山。白云既无主,飞出意等闲。久病床席尸,护丧童仆孱。故书穷鼠啮,狼藉一室间。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
瘠彼单于马,赠我信都侯。信都恶顽恶,不使服车輈。我从南土归,涉河假扁舟。将趋未央朝,无乘谁可求。
纳兰昔御仪鸾殿,曾以宰官三召见。画栋珠簾霭御香,金床玉几开宫扇。明年西幸万人哀,桂观蜚廉委劫灰。虏骑乱穿驿道走,汉宫重见柏梁灾。
昨日经过旧堂宿,今日经过旧堂哭。交情今日尽凋残,草堂自此成幽独。追忆平生颜,宛然在心目。炙鸡絮酒去复来,素车白马情未足。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着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喟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郭纶本蕃种,骑斗雄西戎。流落初无罪,因循遂龙钟。嘉州已经岁,见我涕无穷。自言将家子,少小学弯弓。
熙宁六年九月,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守此邦。爱其山川泉石之胜,怡然有久留之意。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
桑田变东海,此语闻自昔。嗟我百人,耳目讵能识。谁言钱塘江,遂有车马迹。涨沙莽云屯,衣带仅寻尺。
五日白一发,十日皱一肤。人生冰雪容,终作靴纹粗。今朝清镜中,已与昨日殊。不忧须眉苍,但恐皮肉枯。
雪后缄诗送春燠,何异祠坛起只肃。吟哦三叹思答报,几欲挥毫纸随缩。多闻实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别君方看月弦下,及六仅比羊胛熟。
嗟我性拙疏,平生好泉石。好景与良辰,风清并月白。必对佳友朋,一尊陶永夕。雅志在轻肥,生笑公西赤。
叔夜千载人,生也当晋魏。君卑巨寖强,駸駸司马氏。幽愤无所洩,舒写向桐梓。慢商与宫同,惨痛声足备。
江南三月春事浓,人间处处熙东风。山阴亭下羽觞举,长安小边箫鼓从。衣冠酣燕太平久,干戈浸钝铁钺朽。神州风景虽慷慨,已付新亭一杯酒。
达官须亲民,未竟法应再。昔君治姑孰,报政甫初载。桃李春正华,风木养不待。至今田里间,往往诵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