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众芳摇落独鲜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寒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1]金扼臂,澹梳妆。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夜饮不知更漏永,馀酣困染朝阳。庭前莺燕乱丝簧。醉眠犹未起,花影满晴窗。帘外报言天色好,水沈已染罗裳。檀郎欲起趁春狂。佳人嗔不语,劈面噀丁香。
一架幽芳,自过了梅花,独占清绝。露叶檀心,香满万条晴雪。肌素净冼铅华,似弄玉、乍离瑶阙。看翠蛟、白凤飞舞,不管暮烟啼鴂。
同根异色,看镂玉雕檀,芳艳如簇。秀叶玲珑,嫩条下垂修绿。禁华深锁清妍,香满架、风梳露浴。轻盈,便似觉、酴醿格调粗俗。
檀心绛蕊压墙低,南海山根巧自移。浓艳未应输石醋,吹香底用倩风姨。
缟衣仙子,倚东风花信,先占春色。*酒含颦,脉脉无言,青鸟为传消息。暗香一点才浮动,早自有、东君怜惜。想前身、傅粉精神,化作飞琼肌骨。
漆点填眶,凤梢侵鬓,天然俊生。记隔花瞥见,疏星炯炯,倚阑延伫,止水盈盈。端正窥帘,瞢腾凭枕,睥睨檀郎长是青。销凝久,待嫣然一顾,密意将成。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微动风枝生丽态,半开檀口露浓香。秦时避世宫娥老,旧日颜容旧日妆。
陟彼中和山,无人不感仰。庭中檀麝盈,洞里珍珠满。两腋清风生,一腔春意爽。焚香祝圣回,袖带炉烟暖。
鸢飞鱼跃,凫短鹤长。各适其适,孰尤彼苍。奈何人异於万物,身备乎五常。学关乎经济,志效乎忠良。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一年春事到荼醾,香雪纷纷又扑衣。尽把檀心好看取,与留春住莫教归。
今朝七月半,丛林解制忙。当头老水牯,筋骨不堪富。大家团栾礼三拜,枬檀薝蔔一般香。
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到。树头惊起双双鱼,拈为一老一不老。为怜松竹引清风,其柰出门便是草。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烧香勘证见根源,粪埽堆头拾得宝。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