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橘绿橙黄秋正好,霜飙洗尽炎威。江南多秋热,至九日而后凉。园林木落望中奇。俊游方得意,楚客为谁悲。况有风流文字饮,何妨同醉东篱。狂歌犹记少陵诗。地偏初衣裌,山拥更登危。
黄钟应律扶炎统。舜日迎长佳节用。娟娟芳意著花梢,盎盎暖香浮酒瓮。寿觞唤取纤纤捧。雨歇珠帘云绕栋。兴来且伴橘中仙,归去却联池上凤。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
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
雪牖风轩度岁。时听芭蕉,雨声凄恻。情多易感,渐不觉鬓成丝。忽又成千古,诮如梦里。
敢问辽天月,历几亿春秋。老娥盍相刮目,无一语相酬。似讶经年间阔,类笑衰翁潦倒,岁岁客他州。清照五湖阔,倦影一萍浮。
枯寒生晚,复何似、张绪少年时意。薄命不逢何至此,满眼啼妆龋齿。城是城非,年来年去,万八千能几。半痴半了,更痴儿计孙计。
十岁儿童,看骑竹、花阴满城。与新第、桐乡孙子,高下齐生。倚枕不寻柯下梦,举头自爱橘中名。但有时、米价问如何,公助平。
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
三楚上游地,五岭翠眉横。杜诗韩笔难尽,身到眼增明。最好流泉百道,氵虢々绕城萦市,唯见洛阳城。化鹤三千岁,橘井尚凄清。
偃屋霜清,棱层烟碧,玲珑移在人间。山光林色,常伴主人闲。元有仙风道骨,无心趁、玉简朝班。归来赋,不因五斗,谈笑挂衣冠。
朝氛吐吞影模糊,嫩日隐见光卷舒。湘峦滴翠石径滑,远近憧憧人趁虚。天风作意扶霁色,嘘拂昏翳半明灭。槿篱仿佛橘林隔,一竿斜插酒旗揭。
危阑纳纳万里天,此景不作四子妍。荒蹊斗折乔木末,小亭棋布层岩巅。阳侯作意娱我醉,潮头百尽来樽前。游蜂低回殢花露,一鸟急去拖林烟。年来祗可作橘隐,四人隐学商山仙。
零陵古郡枕湘川,太守南归得意年。茶味欲过衡岳寺,橘香先上洞庭船。锦衣照耀维桑地,石燕翻飞欲雨天。若到浯溪须舣棹,次山遗颂想依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新虫调理要相当,残暑盆窝须近凉。渐到秋深畏风冷,不宜频浴恐防伤。养时盆罐须宽阔,下食依时要审详。水食调匀蛩必旺,看时切莫对阳光。
四面渔家绕县城,古今名手谩丹青。菰蒲水浅连江寺,橘柚烟深隔洞庭。幽鹭下时分野色,远帆归处印天形。谁知张翰思鲈意,犹胜灵均醉独醒。
释迦老子,四十九年坐筹帷幄。弥勒大士,九十一劫带水拖泥。凡情圣量,不能划除。理照觉知,犹存露布。佛意祖意,如将鱼目作明珠。大乘小乘,似认橘皮为猛火。
大垂手,小垂手,江南白苧世希有。白苧新裁舞衣小。秋江四面绕吴宫,吴宫霜橘树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