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直溪之水清且洌,可以沃我老枯渴。直溪之风空且阔,可以舒我穷郁结。自闻西来飞霞佩,使我南望片云隔。苦无筋力抗尘埃,徒有心事交冰雪。
天台赤霞顶,峨眉翠云间。人物自楚楚,文采何斑斑。屈宋艳何摘,陶谢高可攀。咳唾随天风,万古辉此山。
繁台繁姓人,埋灭为蒿蓬。况乃汉骄子,魂游谁肯逢。缅思当盛时,警跸在虚空。蛾眉倚高寒,环佩吹玲珑。
楚人记草木,桂在椒兰中,我懹小山句,妙絻穷化工。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不知始何时,岩桂开秋风,楚人所称者,委弃等蒿蓬。鸣呼各有时。士岂怨不逢。我作桂堂诗,广子云梦胸。
黄河流活活,太行高巍巍。王屋山以东,百泉山以西。邹鲁盛文献,燕赵多雄姿。右摩泰山碑,左蹑函谷泥。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楚楚青琅玕,亭亭上碧落。层层凛秋棱,不与春芳约。动摇清风生,尘浊空万壑。常时一味静,水月环采若。
楚水千百源,洞庭为壮观。势居七泽右,地裂荆吴半。而我泛扁舟,飘然一归雁。来之岂为益,去赤未足算。
荒芜新语不堪听,猛士凄凄北鄙声。楚醴不延风雅客,诗书犹未脱秦坑。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字如瘦棘攒黑刺,文如温玉烂虹光。别时春风吹榆荚,及此已变蒹葭霜。道途与弟奉亲乐,後各失子怀悲伤。
腊尾春头难作客,借书数帙共徘徊。洛阳东风远寻我,水波参折冯陵来。可怜难问洛阳事,念我邑墓有余哀。汉儿辫发益胡军,望望都门何日开。
摄提之岁兮厥月惟寅,蓂谁商略兮六荚发春。揆王初度兮箕横翼陈,纷吾先驱兮康护帝茵,谓太平本无象兮,何为而生凤麟。艺兰之九畹兮蕙茝同芬,河润九里兮其源骏奔。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缩首F56B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
画阑直。饾饤千红万碧。无端被,怪雨狂风,僽柳僝花禁春色。寻芳遍楚国。
楚王宫阙马王宫,惟有江山带旧风。属玉不知兴废事,双双飞入藕花丛。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东扼迅流疑引翼。